從進來就跟個木頭樁子坐在沙發邊邊上的小孩兒聞到飯菜,第一次主動給出了反應——順著香氣扭頭看向吃飯的小桌子,嘴巴還動了動,偷偷作出吞咽的小動作。
“吃吧,等著喂啊?又不是奶娃娃。”
樓嵐見他不動,將人直接拎過去坐好,又把飯菜往他麵前推了推。
看看飯菜,又看看樓嵐。
再三確定這些飯菜真的是給他吃的,小孩兒抻了抻脖子,小心翼翼拿了筷子,埋頭吃起來。
可算是有反應了。
樓嵐還真是鬆了口氣,撐著臉坐在旁邊看他吃,一邊犯愁:“你這樣兒,我怎麼帶你走?今天我就要離開這裏了。”
小孩兒吃飯的動作頓了頓,又繼續埋頭加快了速度。
明明就是對外界有反應,卻不願意給回應。樓嵐想了想,忽然問:“你媽是去哪個鬼洞沒回來成的?想不想去找找看?”
果然,小孩兒終於有了回應,嘴裏包著飯,卻倏然抬頭望著樓嵐,眼神裏閃爍著光。
樓嵐笑了,伸手去揪他過長的頭發:“怎麼樣,想去?想去就給我好好說話。”
過了一會兒,小孩兒強行咽下嘴裏還沒咀嚼的食物,啞著嗓子一字一字,慢吞吞,卻格外認真:“要、去。”
可以去嗎?
鬼洞是讓許多人談之色變的存在。
小孩兒被母親保護著,從來沒去過,可也知道它的可怕。
其實小孩兒已經當孤兒當了十來天了,紙條上所說的“三天”,已經過去很多天。
這是小孩兒第一次沒有遵循母親的叮囑,因為他想留在家裏等母親。
三天而已,說不定母親是有事耽擱了,再等等就會回來了。
家裏的食物並不多,沒得吃了,小孩兒就在白天,沒有風暴的時候,偷偷溜出去找東西,隻要是沒毒的,他都能往肚子裏塞。
所幸他母親選擇的住所附近,拾荒者都死光了,小孩兒也沒被人發現蹤跡。
——獨自一人沒有依靠的小孩兒,多數時候都會成為別人餐盤裏難得一見的美味。
在小孩兒以及樓嵐所不知道的原軌跡中,小孩兒按照母親的叮囑來找到即將被餓死的原主,讓原主發了一筆橫財,而後找能力者換取了一個弱小但尚算有用的異能力晶芯,成為了能力者。
這次在半路上,小孩兒又跑了回去,倔強地繼續等待,倒是陰差陽錯,等到了已經取原主而代之的假爹。
一念之差,結果卻相去萬裏。
十幾天的孤獨惶恐,讓小孩兒言語上有了些許障礙。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他已經不想開口說話了。
可忽聽可以去找母親,小孩兒張開了口。
因為他急迫地希望能去。
找到突破口,樓嵐又故意引著小孩兒說了幾句話。
譬如問他知不知道母親去的是哪個鬼洞,是否有一起進去的同伴,去了多久了,等等。
都是與他母親有關的。
小孩兒說話的聲音從一開始的滯澀,到後來的順暢。
雖然還是不愛說話,到底是能說了。
“好吧,那我們明天先去你母親失蹤的鬼洞。”原本就隻有他們母子相依為命,母親是個小能力者,每次出門獵食之前,都會跟小孩兒交代一番。
大致意思就是:我去了哪裏,如何到哪裏,路上要花多少時間。
然後就是從小孩兒有記憶開始,就始終重複的一段:如果三天時間我沒回來,你要去xx處找你父親。
看來小孩兒母親始終知道原主在哪裏,並且對他知之甚深——知道他始終都不會搬家。
樓嵐若有所思:“既然你母親是能力者,為什麼還要去不同的鬼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