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震怒(1 / 2)

秦舒淮罵完後,放下檢驗批便走了,如果劉全識趣,應該會乖乖的把檢驗批簽了。

如果不簽,不要秦舒淮出馬,到時候自然有人收拾他。

關想拿錢不辦事,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回到辦公室,秦舒淮直接找到部長吳愧,說監理劉全已經溝通好了,檢驗批拿去他便會盡快簽字。

還別說,這人就是犯賤,好說歹說的找他不幹,經秦舒淮敲打一番,劉全也沒說不簽字,也不說隻簽近三天的檢驗批了,全部留了下來。

十月二十一,京城鐵道部計劃司!

秦國慶如往常一樣,七點五十,準時來到辦公室。

隨著國力的增強,今年國務院撥付修建鐵路的資金比往年增加許多,甚至每年都呈現增長的趨勢。

加上銀行貸款的增多,鐵路建設,正快速的增長,進入一條快車道。

鐵道部的計劃司,負責內容很多,尤其是對每一年鐵路的規劃,為重中之重。

雖說國家有鐵路的長期規劃圖,但真正落到實處,還得要計劃司擬定初稿。

“秦司長,這是今天的報紙。”八點十分左右,綜合司的科員,送來了每日報紙。

在網絡不發達的時代,絕大部分人獲取新聞,除了電視就是報紙,秦國慶早已習慣上班後看幾分鍾報紙,然後再幹活。

鐵道部定的報紙不算多,都是一些有名的報紙,人民日報、內參、號角,這些報紙,都很有影響力。

尤其是內參,隻在黨內流通,是秦國慶看的重點。

自敏之長老召集兩院院士開啟輪軸論和磁懸浮論以來,不止人民日報時不時有專家發表一些關於這方麵的論文。

就連內參,也有很多文章上榜,在鐵路係統內,爭論很激烈。

今天的內參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新聞,秦國慶隻是大體掃了幾眼,沒有深入查看。

當秦國慶拿起這期人民日報時,在二板的一篇文章,吸引了秦國慶的注意力。

《論高速輪軸與磁懸浮技術的利弊》!

而吸引秦國慶的,不是這篇文章的標題,而是標題下麵的作者名!

隻見秦舒淮三個字,異常顯眼。

為了顯示作者的身份,還專門給這篇文章加了一個編者按,明確說明,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來自基層的一個鐵路技術人員。

這短短幾句話,無意讓這篇文章,更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

秦國慶眉頭微皺,他萬萬沒有想到,秦舒淮居然也發表關於這方麵的文章,還上了人民日報。

想到秦舒淮前段時間的改變,秦國慶沉默片刻,開始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文章不算長,秦國慶看的也很仔細,約摸五分鍾,秦國慶將文章全部看完,眉頭卻越皺越深。

眉宇間,透露出一絲怒氣。

不錯,就是憤怒!

文章中,秦舒淮居然光明正大的說高速輪軸技術,有助於高速鐵路的發展,適應性更強。

同時,對磁懸浮技術的弊端,一項項的列出,隱約有貶低磁懸浮技術的意思,讓人覺得,磁懸浮的確不如高速輪軸技術。

此前,一些專家學者在人民日報也好,內參也罷,發表文章時,都沒有說的如此露骨直接,隻是吹噓自己認同的技術有多好,並沒有說對立的技術不行。

當秦舒淮這篇文章,明顯不一樣,他表明自己觀點的同時,還貶低了磁懸浮技術。

文章中,更是有結合共和國國情的一些內容,說服力極高。

“這臭小子,我還以為你真改性子了!”秦國慶腦中不斷聯想,再結合近期黨國發生的大事,已經派別之間的初步交手,秦國慶麵色越來越差。

他哼的一聲,拿起桌上的座機,正準備打電話,隨即停住手,又放下電話,從口袋裏拿出了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如今,鐵路係統內部成員,基本上都知道,敏之長老大力支持磁懸浮技術,已經讓設計院立項,開始設計海市至京城的磁懸浮線路。

這個時候,哪怕支持高速輪軸技術的專家,也不敢明麵上貶低磁懸浮技術。

因為這不是貶低磁懸浮技術,而是不把敏之長老放在眼裏!

秦舒淮如此發表個人意見,雖然他不能代表秦家,但是,隻要是秦家子弟發聲,在外人看來,這就是秦家的態度。

這篇文章,無疑會加深敏之長老對秦家的見解!

這結果,對老秦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畢竟,敏之長老才上任不到一年,正值意氣風發之時,這個時候和敏之長老產生分歧,對整個秦家來說,未必是好事。

秦國慶更生氣的是,這麼重要的事情,秦舒淮居然沒和自己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