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宣傳一下(1 / 2)

承台模板,通常分為木模和定型鋼模,所謂定型鋼模,就是尺寸固定。

比如承台尺寸是4.8*10.4米,在模板製作的時候,便會把鋼模做成這個大小,隻要拚裝起來,然後適當加固,便可以澆築混凝土。

加上鋼模變形較小,使用起來方便,唯獨笨重一些,移動不太方便,再者就是成本較高。

木模和鋼模不同,因為木模買來的尺寸是一定的,後期需要對其進行加工成承台的尺寸。

有些時候,甚至要兩塊木模拚接在幾塊,才能滿足要求。

而木模的加固,顯得很重要,因為木模不像鋼模變形小,木模很容易變形,同時不好加固。

通常情況下,木模的加固,除了模板四側采用鋼管支撐外,對立麵兩側的模板,需要采用拉筋加固。

在拉筋方麵,也很很大的講究,是采用通長拉筋,還是直接將拉筋焊接到承台鋼筋上下層網片上,效果都不一樣。

通長拉筋,比如承台長是10.4米,從兩側木模中相對位置鑽孔,然後采用通長拉筋穿過這兩個孔,在模板外側固定好。

這種加固的辦法比較牢靠,模板不容易變形,弊端就是花費的拉筋比較多,成本較高。

這些拉筋,不是設計內的數量,用的越多,最後工班虧損越多,因此,工班對拉筋的數量,有一定的控製。

除了通長拉筋,剩下一種便是將拉筋穿過模板之後,焊接在上下層的鋼筋網片上,固定模板。

這種加固方式能大大的節省拉筋用量,卻沒有通長拉筋牢固。

兩種加固木模的辦法,各自有利有弊,完全是看工班如此下交底。

“秦工,我們市政和房建很少用鋼筋做拉筋,都是采用拉杆,中間埋設pvc管,這樣拉杆可以重複利用,還有些地方根本就不用拉筋。”林強道。

“我之前在鐵路上用的是通長拉筋。”張軍也發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施工經驗。

“一個承台通長拉筋要多少?”既然張軍用過通長拉筋,秦舒淮便詢問一個承台所需的數量。

“一般是五十公分一道,上中下三道設置。”張軍道。

聽到張軍的話,秦舒淮沉默片刻,道:“這樣不行,拉筋數量太多,超規定了。”

五十公分一道,如此算下來,一個承台就耗費數噸鋼筋,這純粹的浪費。

“沒有這個數量,我加固不了模板。”張軍道。

“不行用短的拉筋,穿過模板後,和上下層鋼筋網片焊接在一起,就中間這一道,適當加幾道通長拉筋。”秦舒淮道。

站在工班的角度,秦舒淮必須為項目部節省材料,減少投入成本。

說著,秦舒淮當場拿著鋼筋,到承台上演示了一番。

張軍和林強很快便懂了,表示這種辦法也可行。

如此一來,模板加固問題,便得到了解決。

“這樣監理同意嗎?”林強問道。

“怎麼不同意了,兩側拉筋要對稱,拉在同一根橫向或縱向主筋上,以防錯開拉壞承台鋼筋網片,同時,你們必須囑咐現場焊接工,在拉筋和主筋焊接的時候,不能燒壞了承台鋼筋網片。”

焊接過程中,把鋼筋網片或主筋燒出缺口,在規範裏麵是不允許的,連質檢站都很關注這方麵的事情,不可小視。

“好的。”林強二人點頭。

“對了秦工,鋼筋加工廠加工的墩身預埋鋼筋,和設計長度相比,長了半米,這個怎麼預埋?還有這量我們可不能認。”張軍道。

墩身預埋筋,是在承台鋼筋綁紮完成後,根據墩身位置,預留墩身四側保護層後,預埋好墩身鋼筋。

墩身鋼筋需要深入承台,與承台連接在一起,如此一來,承台和墩身才能連在一起。

對於墩身深入承台的鋼筋長度,在圖紙上是有設計的,嚴格按照深入承台的長度,墩身預埋筋才不會長,畢竟這兩個墩身高度才四米多,墩身預埋筋不用搭接,一次性便能到墩頂。

“長多少?”秦舒淮問道。

“原本是深入承台一米五,預留五十公分,現在除了墩身外露鋼筋外,還多一米九。”張軍道。

“那就預埋一米九,不過你可給我算好來,別到時候多預埋了,墩身鋼筋不夠,等施工墩身的時候,就麻煩了。”秦舒淮道。

有些施工人員看不懂圖紙,這種情況又不是沒出現過。

“秦工這個你放心,我幹了這麼多年的施工,鋼筋圖紙還是能看懂的。”張軍保證道。

“既然預埋筋的確不對,那就多預埋四十公分,確保墩身鋼筋不會過高。”秦舒淮最後給出解決辦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