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秦舒淮有晨跑的習慣,這主要是他前世幹項目經理到指揮長養成的,以至於重生後,依然改不了,成了一種習慣。
幾乎每天早晨六點半不到,天還蒙蒙亮,秦舒淮便起床洗漱,隨後到工班外跑步,一圈回來,差不多到了七點半,吃完早餐便去參加早會。
還別說,重生後,秦舒淮得病的概率,遠比重生前要低,基本上不得病,也適應高原地區的工作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朱琳也起早,正好遇到秦舒淮,兩人便一起晨跑。
開始的時候,秦舒淮天天晨跑,朱琳隻是偶爾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琳晨跑的次數,越來越多。
到如今,兩人似乎養成了晨跑的習慣,基本上到了那個點,兩人便默契的下樓。
遇見後,很默契的相互笑了笑,算是打招呼。
接觸的越多,兩人聊的話題也越廣,秦舒淮話裏,那新奇的想法,讓朱琳很好奇,兩個年輕人的思想,一次次的在晨跑中碰撞。
兩人偶爾也會談起工作,朱琳夢想是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卻因不是醫學專業,未能如願,隻能做一名護士。
之所以來天路鐵路,隻是想鍛煉一番自己,尤其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
兩人談的最多的,反而是工地上的事情,其實大部分都是秦舒淮說,朱琳聽。
工地上稀奇古怪的事,每一件都吸引著朱琳,覺得很有興趣。
隨著大幹一百天的進行,這個習慣,卻一直沒改。
近期因為承台墩身隊伍進場較多,基坑開挖後,樁基檢測工作,越發的繁重。
最開始的樁基檢測工作,由總工程師郭磊協同負責,現場理順後,這個工作便交給了工程部長吳愧。
如今,隨著承台墩身施工的眾多,各工區新開工點也猛增,吳愧那邊活多了不少,檢樁工作及其繁重,吳愧完全抽不出這麼多時間,去負責第三方的樁基檢測。
經工班領導再三考慮,最終讓秦舒淮分管檢樁,同時還負責馬家河的連續梁施工。
至於其他工點的施工,黃可臣直接沒讓秦舒淮負責。
樁基檢測,分為兩種,一種是樁長小於等於四十米的,這種樁基沒有聲測管,直接用低應變檢測。
另外一種是樁長大於四十米,這種樁基有聲測管,采用超聲波透射法檢測。
橋梁樁基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橋梁的使用壽命和安全係數。
在樁基檢測中,將樁基檢測結果分為四類樁,第一、二類還可以使用,一旦被評為三、四類樁,那就是廢樁、斷樁。
對於三、四類樁基,要麼重新施工這顆樁基,要麼在這顆樁基旁邊,補幾顆樁,不管哪種辦法,對工班來說,損失都很大。
因此,隻要是一些小問題,工班都會安排人與第三方檢測的溝通,解決這些問題。
第三方檢測的叫張宏,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常年負責檢樁工作,有著及其豐富的經驗。
“張工,這次就檢測兩個墩的樁基,一個有聲測管兩個沒有聲測管的。”坐上車後,秦舒淮把檢測表格遞給張宏,司機是徐慶輝。
因為今天就是檢測徐慶輝那邊施工的兩個墩和郭彬分管的一個墩樁基。
“嗯,現場都弄好了嗎?”張宏個頭不高,圓臉微胖,接過報檢單看了看,隨後放在一邊。
“都弄好了。”秦舒淮道。
“等下檢測的時候,有聲測管的安排兩個工人加水,沒有的安排兩個敲錘子。”張宏道。
“領導,已經安排好了。”徐慶輝這時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