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市位於中部地區,是國內鐵路四縱四橫的重要樞紐,不管是上京城還是下深市,絕大部分列車都要途徑於此。
不少前往北部城市的列車,也要經漢武市中轉,可以說,漢武市的鐵路樞紐,是整個鐵路大動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漢武鐵路局作為國內十八大鐵路局之一,曆史悠久,分管的地域較廣,鐵道部不少領導,都是從漢武鐵路局提拔上去的。
秦舒淮的爺爺曾在漢武鐵路局擔任過一任局長,高升後進的鐵道部。
因此,對於漢武鐵路局,秦舒淮不算陌生。
前世秦家沒落,秦舒淮隻能待在從漢武鐵路局獨立出來的某工程局,一直幹到施工指揮部指揮長的位置。
對於漢武市,秦舒淮還算熟悉。
從老久的漢武火車站下車,眼前的一幕幕讓秦舒淮想起很多事情,當年漢武火車站大改造,秦舒淮曾參與了整個過程。
由於漢武火車站股道、站線多,站改時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關施工指導方案,足足研究了三個月才定稿。
期間,不止鐵路局的相關領導、部門參加,連鐵道部相關領導,也親臨現場做指導工作。
看著破舊的風雨棚和來往的旅客,秦舒淮神情有些恍惚。
沿著熟悉的地下通道,秦舒淮跟著大部隊,走向出站口。
四周匆忙走動的旅客,大包小包,男男女女,都忙著趕路,最終在出站口彙聚。
因為此時開的出站口才兩個,此次下車的旅客又多,難免顯得擁擠。
加上出站口還有鐵路工作人員檢查車票,一個擴音器,不時響起“請大家提前準備車票出站”的聲音,周圍鬧哄哄的,很是雜亂。
出口處,難免有人不按順序排隊,擁擠在一塊,隊伍行進的速度更慢了。
秦舒淮提著一個包,站在人群中緩慢向前走,對於一些插隊的旅客,到也沒有開口阻止,也許他們真有急事。
前方,每一個出口都站著車站工作人員檢查車票,旁邊還站著幾人,在包裹裏搜索什麼,應該是車票忘記放哪了,正在焦急尋找。
輪到秦舒淮的時候,秦舒淮沒拿車票,而是把工作證拿了出來。
車站工作人員撇了一眼工作證,看著工作證上的照片和秦舒淮的外貌對比了一下,便直接放行了。
怎麼說,秦舒淮現在和車站的工作人員,都是漢武鐵路局的員工,隻是兩人的部門不同而已。
出了車站口,一大堆男男女女在這裏拉客,還有不少在這裏等人的。
“小夥子,去鎮江嗎?車上還兩個座位。”
“住旅館咯,有電視、空調、熱水,小夥子,要不要住賓館。”
“賣玉米了,兩毛錢一根,好吃的玉米。”
四周,不斷響起吵雜的聲音,秦舒淮出站後,努力回想漢武鐵路局工程總公司的位置在哪。
奈何時間過去太久,秦舒淮一時間既然忘記了走向。
就在這時,秦舒淮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一個陌生的漢武的確號碼。
秦舒淮皺了皺眉頭,這一次自己來上班,好像沒通知漢武鐵路局這邊,原本他想著獨自來報道。
這個時候,秦舒淮不認為是騷擾電話,打錯電話的概率也很小,應該是找自己的。
秦舒淮按下了接通鍵。
“您好,請問是秦科長嗎?我是開發科的科員小趙,我現在在漢武火車站,請問您到站了嗎?”電話那頭,響起一個清脆的聲音。
聽著聲音,應該是個女的,但是秦科長是什麼鬼,自己的確姓秦,可老爸隻是告訴自己被調到機關,並沒說提拔擔任科長之類的。
各鐵路局工程總公司成立後,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分公司,雖說和漢武鐵路局是一家,漢武鐵路局的活基本上都給工程總公司幹。
對於此,工程總公司領導並不滿足,他們還想開拓業績,便成立了一個開發科,專門負責對外投標之類的事宜。
因此,工程總公司存在一個開發科,秦舒淮是知道的。
可為何自己不是在工程科,而跑去了開發科,這讓秦舒淮有些摸不著頭腦。
秦舒淮神情恍惚間,很快便醒悟過來,對著手機道:“你好,我已經出站了,剛到三號出站口。”
“出站口?”電話那頭聲音停頓片刻,隨即道:“那個秦科長,我也在出站口,我在……呀,我看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