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幾個項目(1 / 2)

近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經濟走上了快車道,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越來越多。

這勢必增加對鐵道部的投入,鐵道部有錢後,便開始按照國家大計劃,開始規劃四縱四橫鐵路幹線。

漢武地區作為南北鐵路連接的中樞,周圍規劃的鐵路逐年增長,對鐵路行業來說,無疑是大利好。

漢武鐵路局工程總公司,作為漢武鐵路局下屬唯一的鐵路建設公司,便成了附近區域鐵路建設的主要力量。

作為工程總公司的開發科,基本上每月都能從局裏麵拿到一個活。

然而,這也隻是局限於漢武鐵路局的鐵路建設,對於市政、房間和公路,真正能接到的工程,很少,幾乎沒有。

對於工程總公司來說,這便是他們的短板。

如果哪一天,工程總公司脫離了漢武鐵路局,鐵路業務,多多少少會受影響。

工程總公司的領導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從去年開始,隨著鐵道部流傳出建設和運營分離,將各鐵路局的工程總公司獨立成工程局開始,工程總公司的領導們,便開始開辟其他方麵的工程建設。

然而,效果很不理想。

在來漢武鐵路局之前,秦舒淮對整個工程總公司的情況,都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加上前世一些記憶,已然看出工程總公司的硬傷。

工程總公司依靠漢武鐵路局的關係,附近區域的鐵路工程不會少,隨著幾年後鐵路市場的開放,各大工程局開始插手其他局的鐵路建設,公開招投標,工程總公司的市場份額,畢竟會受到擠壓,臃腫龐大而不思進取的工程局,勢必會被淘汰。

一旦各大鐵路局的工程總公司組建成工程局,運營模式不改變,很難真正做大做強。

第二天,秦舒淮並沒有立即前往開發科報道,而是前往綜合科登記,算是正式上班。

昨天趙勝男走了之後,秦舒淮並沒有去找姚北鬥,之所以在趙勝男麵前提及姚北鬥,主要是為了讓趙勝男傳出話去,他秦舒淮還是有靠山的,有什麼想法和手段,想用在自己身上,還是先三思。

對於機關單位這群人,秦舒淮心裏可是清楚的很,真正沒有關係的人,在裏麵很難停留,容易被排擠。

除非對方能力很強,有些事情離開他辦不了,才有可能長期留在機關。

在綜合科主任帶領下,秦舒淮來到了開發科。

開發科共有三間辦公室,開發科科長呂浩一個辦公室。

此前有兩個副科長,分別是張愛成和孫傑弘,他們兩人在一個辦公室。

剩餘十個普通科員,占據一個辦公室。

如今多了秦舒淮這個副科長,綜合科主任便把他安排在副科長辦公室。

畢竟副科長辦公室不小,完全可以三個人一起辦公。

顯然,開發科的成員都接到秦舒淮今天報道的消息,很默契的都沒出去。

先和開發科科長呂浩認識之後,便由呂浩帶著秦舒淮,去見本部門的成員。

呂浩看上去應該有五十歲,個頭一米七左右,一頭濃密的黑發,天庭飽滿,國字臉,腰圍和他身高應該差不多,看上去如同一堵牆站在那。

“秦科長,這位便是張愛成張科和孫傑弘孫科長,以後你便和他們一起辦公室辦公。”呂浩介紹道。

在秦舒淮到來之前,副科長辦公室已經擺放好了第三張辦公桌,收拾的很幹淨,顯然是給秦舒淮準備的。

互相介紹之後,呂浩又帶著秦舒淮到開發科科員辦公室走了一圈,都熟悉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