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北鬥家祖輩三代,都是鐵路人。
姚北鬥的爺爺,是東北鐵道兵出身,參建過天路鐵路一期工程,成昆鐵路、京城地鐵一號線等重要工程。
當年的京城地鐵一號,采用全麵大開挖修建,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為那個時候國力限製,施工設備限製,隻能靠人力來填補。
至於天路一期工程和成昆鐵路,基本上沒修建一公裏,就長眠一名戰士!所有參加建設的鐵道兵,都是英雄。
姚北鬥的爺爺最後分配到漢武鐵路局,到副局位置退休,去世時姚北鬥正好參加工作。
姚北鬥的父親中專畢業,畢業後毅然加入鐵路行業,與姚北鬥爺爺一樣,姚北鬥的父親走的也是技術路線,參建過京九鐵路等國內大線鐵路。
如今退休四年,在家養老。
姚北鬥,漢武市鐵道技術學院畢業,和父親一樣,畢業後分配到漢武鐵路局,一步步從技術口努力,四十來歲,走到漢武鐵路局工程總公司副總的位置。
一路走來,姚北鬥除了自己的努力,家裏關係幫助也很大,不然一個人四十來歲,在毫無關係的情況下,想成為工程總公司副總,是很困難的事情,沒有鐵路背景,基本上不可能。
如今的漢武鐵路局工程總公司,相當於後期演變的工程局的局機關,副總的位置相當於集團公司副局。
身為公司副總,姚北鬥並沒有購買房子,而是住的一套鐵路局分配的房子,路局給姚北鬥一家分了兩套,一套姚北鬥父母居住,另外一套姚北鬥一家三口住。
姚北鬥的房子離漢武鐵路局不遠,是漢武鐵路局的職工公寓,三室一廳一廚一衛。
晚上七點二十五左右,姚北鬥坐在舊沙發上,看著新聞聯播。
他有個習慣,晚上隻要沒有應酬,便堅持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和各行業發生的事情。
老伴下樓散步去了,女兒還一年大學畢業,對方不想進鐵路行業,希望出國留學,出國高昂的學費,讓姚北鬥很頭疼。
作為公司副總,工資其實並不算高,加上一些獎金,到手的收入不多,姚北鬥在工程總公司出了名的正直,加上姚北鬥夫妻倆不定期的捐款,導致存款額不是很足。
在女兒沒要求出國前,姚北鬥已經給她規劃好了大學畢業後的生活,無非就是進入漢武鐵路局,安穩的工作,然後找個人嫁了,安慰的過日子。
但女兒執意要出國留學,姚北鬥也沒有強烈反對,自己就這麼一個孩子,最終夫妻倆算是默認了。
從各方麵打聽,姚北鬥得知出國一年需要近十萬的開銷,如此大的開銷,一年能勉強撐住,時間一長,肯定不行。
這時,一陣敲門聲響起。
姚北鬥摘下眼鏡,將電視的聲音關小,才起身去開門。
“姚總好。”門打開,隻見秦舒淮一臉微笑,提著一個包裝盒走了進來。
“舒淮,你怎麼來了,快進來坐。”對於秦舒淮的到來,姚北鬥還是很高興。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秦舒淮在京城中的三個標。
此次京城鐵路局範圍的鐵路工程中了三標,對公司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秦舒淮功勞居首。
“姚總,第一次上門,沒買什麼東西,給您帶了兩盒茶葉。”秦舒淮笑著將提來的包裝盒,放在進門一側。
“你說你,來就來,還帶啥東西。”姚北鬥有些不樂意了。
不過秦舒淮說了兩盒茶葉,姚北鬥便沒怎麼在意,在公司姚北鬥沒其他愛好,就是喜歡泡茶喝,在公司已經出了名。
但是一般人送的茶葉,姚北鬥都是概不收。
“姚總也喜歡看新聞聯播呢。”進門後,新聞聯播正好結束,秦舒淮道。
“沒事就看看,隨便坐,家裏比較亂,別在意。”姚北鬥道。
姚北鬥家裝修很普通,無非就是刮大白,沒有多餘的裝飾,地板是模板,看上去有些老久,各種電器設備明顯用了好幾年。
在別人看來,作為公司副總,家裏應該很敞亮,裝修的很豪華才對,其實真正進屋,便會發現,對方也不過是普通人而已。
“姚總你也喜歡關注國家實事。”秦舒淮接過姚北鬥遞來的茶杯,謝了一句後坐下。
“其實新聞聯播很有意思,國家的很多重大改革和舉措,都能第一時間知道,也算是給自己充充電,與時俱進。”姚北鬥道。
“這個到是,就拿鐵路提速來說,去年十月一剛進行第二次鐵路大提速,以京城為樞紐的鐵路大線,最高時速達160,非大線120,已經很不錯了。”秦舒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