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舒淮沒記錯的話,前世時,鐵道部最開始也是中意德國西門子的動車組,奈何西門子自視清高,漫天要價,最終反而是日本的聯合體成了最大的贏家。
德國動車組技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便打開了名氣,各方麵都有保障,關鍵是動車在行駛過程中相當穩定,這是鐵道部中意的最主要原因。
“部裏雖然中意德國動車組,不過從側麵打聽到,西門子那邊要價很高,不肯鬆口,不過好在還有幾個月時間,足夠談判。”秦國慶自顧自的道。
對於鐵路技術,秦國慶不懂,即便如此,作為從鐵道部下來的司長,從各方麵的渠道也能知道,哪家的動車組技術強。
至於部裏麵高層的意思,其他路局局長沒法得知,不代表秦國慶沒法從其他渠道了解到這些情況。
“我覺得高層不會讓西門子一家獨大,其他幾家多少能分到一杯羹,這才是部裏真實的意圖。”秦舒淮坐在沙發上,想了想道。
秦國慶一愣,隨即點點頭。
國內有一種很強的技術,仿造!
各種高仿在各行各業技術人員的努力下,都能完成。
鐵路行業也一樣,南車北車有著大量的動車組技術人才,甚至一些是專家,他們的確沒有製造動車組的經驗,但不影響他們有仿造動車組的能力。
世界各家的動車組技術都不盡相同,引進單一公司的動車組技術,缺少對比性,很難在此技術上進步。
引進多家動車組公司的技術,在製造和創新方麵,便有了對比,技術人員完全可以抽取各家精華部分,然後進行升級,讓自主製造的動車組,超越這些引進的任何一家動車組公司。
前世劉部長就是采用引進多家技術,最後也證明這種辦法的正確性,國內高鐵發展突飛猛進,最近走向國際,成為國之重器。
“如果這次動車組引進成功,劉部很可能要再進一步。”秦舒淮道。
劉峰負責此次的動車組引進工作,一旦成功,必然在鐵路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兩年後的換屆,劉峰再進一步,顯得光明正大,也算是實至名歸。
“鐵路係統,該到爆發的時候了!”秦國慶淡淡道。
……………………………………………
整個二月,秦舒淮都在三個項目之間奔波,從二月份發的分紅來看,以天南房地產項目部最多,利潤最高。
次之是漢沙高速鐵路項目,最後才是漢城煤運集團,主要是因為漢城煤運集團到了中後期,項目經理不敢多發,需要用來以防萬一。
火車站旁的機關駐地,裝修工人早已進場,此事全部由張潔和趙勝男負責,秦舒淮沒怎麼過問。
三個項目和機關建設,都在有序的進行中,到沒什麼重要事情發生。
三月十日,一個電話打到秦舒淮這裏,是大哥秦成家打來的。
秦老爺子在半小時前,因病入院。
正當秦舒淮要聯係秦國慶時,對方已經打來了電話。
“老爺子住院了,機票我已定好,你現在在哪,我去接你!”秦國慶聲音有些低沉,沒有過多的廢話。
“我現在趕去機場!”秦舒淮沒有猶豫,立馬道。
在趕往機場的路上,秦舒淮不斷浮現爺爺的身影,年前回京時,老爺子的身子就大不如前,不能長坐,隻能躺著休息。
這才過去幾個月,就突然住院,以父親和哥哥秦成家的語氣來看,這次恐怕的凶多吉少。
前世時,秦老爺子去年便去世了,重新之後,老爺子多活了近八個月的時間,最終還是沒能撐住。
來到機場時,秦國慶早已到了,在門口等他。
兩人拿了機票,通過安檢進入候機室,離起飛時間還有不到四十分鍾。
整個過程,秦國慶臉色陰沉,秦舒淮感到不妙。
飛機降落在京城機場時,已經是兩個小時後了,出了機場,坐上早已準備的車趕往醫院。
路程剛走到一半,秦國慶的電話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