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彼岸世界,仙俠紀元(1 / 2)

茫茫星空中,飄飄無所依,臨空懸立著。遠處星雲旋轉,銀河倒懸,虛空中繁星點點,一片壯麗浩瀚的星空景觀。

在腳底的下方,是一個五芒星圖形狀的星雲旋渦,焰光萬丈,散射著無窮無盡的紫色火焰,更有幾個金色古篆體大字在星雲中時浮時現。“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威嚴、古樸的道德真言緩緩自旋,更有一血紅色裂縫隱現於真言之下,時開時合,猙獰無比。

北辰再次瀏覽了一遍遊戲的初始界麵,隨後便點選了下線,在浩瀚的星雲盤旋之中,他的身型漸漸隱去。

22世紀最大的科技發明是什麼,當然是虛擬網絡了。虛擬網絡的出現,解決了120億地球人的生存空間,解決了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係列問題。

當科學家從20世紀登月開始,曆經200多年的孜孜追求,對外太空的掌握,人們不過在火星上建立了一個居住2000千萬人的永久城市,對於擁擠的地球而言,這不過是杯水車薪。

但是對人類自身的內部的探求,生物技術和光子技術完美的結合,產生了虛擬實境。有了機器人,所有的人類都擺脫了最低層次的勞動狀態。被解放出的廣大人類,沒有了必須的生存目的,又沒有了廣闊的生存空間,這幾乎導致了社會文明的崩潰。

虛擬世界讓人類找到了另一個歸宿,它不但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使人類得以在其中尋找自己命運的答案。尤其是科學家在虛擬世界中發現了人類精神力量所蘊含的巨大能量,經過數十年的完善發展,最終得以把這種智慧人類的不自覺散發出的精神能量充分的利用起來,使得人類才能以如此巨大的數目還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當然,最開始有絕大多數人會覺得虛擬實境不過是光子信號的模擬,一切都是虛假的。並不喜歡進入虛擬實境。但現實世界的冷漠,環境的惡劣,生活的平淡無趣,讓大多數人漸漸認識到了虛擬實境的可貴。

雖然最終不過自欺欺人,但全方位幾乎100%擬真的世界,除去人類所有的弱點,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會有很多人拒絕麼?尤其在精神能量可以被利用後,聯邦更是大力支持人類進入虛擬實境。給每個年滿14周歲的公民免費發放營養倉,名為“方舟計劃”,意思是讓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枯竭地球所沒有的美麗。

12月的寒風在窗外呼嘯肆虐著,這座編號XA0336的居住人口百萬的城市蕭條的恍如末世危機後的廢墟,它原本的名字西安已經失去了坐標意義。

在城市西北方某座編號為MQ2011102的30層住宅樓中,北辰正站在位於27層的50平米蝸居中,盯著窗外陰冷的景色發呆。這間編號為MQ2011102的房間,是在他18歲成年後,由聯邦政府按其學曆、家庭等幾個硬性指標分配而來。這些讓人感覺冰冷的編號數字,都是源於聯邦的統一數字標準。有了這樣的編號,你可以在地月之間的任何角落,查獲你有權知道的任何想要探查目標的信息。

從2222年開始,聯邦立法規定,每個聯邦公民都要在腦部植入光子芯片。芯片自動記錄個人的腦波頻率後,隻能為這個人的腦波所驅動,他人無法使用或做任何形式上的改動。而每個人的腦波頻率之複雜神秘,保證了芯片沒有被重複使用的可能性。這個芯片會自植入時起,不但記錄所有的個人信息,還自動記錄個人的所有言行,並定時檢測宿主的身體精神狀態。

在環地月超過一百顆光子衛星的監測下,沒有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行為可以逃脫聯邦政府的控製。結果是聯邦的犯罪率,是人類史上最低的。沒有幾個犯罪瘋子,知道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被抓住後,仍然去犯罪。

據說,隻要有足夠的管理權限,隨時隨地就可以利用芯片抹殺任何人。但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奇怪的是,在這樣細致嚴密的機製中,聯邦對言論和人身自由的限製卻極少,論起開放和民主來是聯邦以前所不能想象的。隻要不違反聯邦法律,那麼,你可以做你能做想做的一切。

本來想出去走走散心,感受下現實世界的節奏,但糟糕的天氣讓北辰隻能在站窗口發呆。聯邦雖然科技昌盛,但遠沒到能調節天氣那般大能。雖然室內溫暖如春,但室外此時一定超過零下20°C。

隨手打開客廳牆上的光子電視,雖然依照習慣稱作電視,但這和上個世紀所說的電視已經完全不同。這裏的光子電視隻是有隨身的個人光腦驅動,在牆壁上完成光子投影,每秒鍾閃爍形成超過十萬幀高真畫麵,包括揚聲器等都是由光子信號模擬,比古典的杜邦環繞10.0效果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在懷舊的人眼中,這兩者沒有什麼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