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嶽遲童年的記憶裏,父親和母親是最完美的一對。
媽媽和爸爸年齡相仿,爸爸是個中等個子、相貌平平,總戴著一副黑邊眼鏡的男人,有穩定的工作,是那種可以支撐起一個家的人。
媽媽美麗、忠厚老實,在農田裏幹活,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左鄰右居的莊稼人都說她是個勤快能幹的好女人。
實際上,在家裏媽媽總是溫柔、賢惠,而且常常在爸爸麵前撒嬌(我偷看到的)。
嶽遲記憶中最美麗的畫麵就是夕陽西下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帶著他在街上散步,男人寬闊的肩膀、女人迷人的線條和可愛的孩子,披著金黃的陽光,引來路人羨慕的目光。
直到有一天,這一切都結束了。那天,突然傳來噩耗,爸爸心髒病發作,倒下再沒有醒來。
誰能想到那麼強壯的一個人,就這樣輕易的離開了。
那年嶽遲才3歲,還不懂得死的含義,隻知道哭,因為再也看不到爸爸了。
出人意料的是,媽媽並沒有因此倒下去,在親友麵前表現的很冷靜,辦了喪事後,沒有休息就繼續拚力幹活。
時間很快的流逝,轉眼十年過去了。
嶽遲已經長成十三歲的大男孩,繼承了父親寬闊的肩膀和英俊的臉龐。
媽媽也已經四十歲了,也許是終日勞累、忙於生計,雖然有幾絲細細的皺紋爬上了依舊美麗的臉頰,但身體還很硬實,完全沒有同齡人的脂肪和蒼老。
回首這十年的日子,母子倆真的是相依為命度過的,外人根本不能體會其中的甘苦。
媽媽拚命的幹活,同時也用她柔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
她拒絕了好心的朋友要她再嫁的勸告,她說我們母子經濟上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自己可以養活自己。
她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可以照顧好兒子,她不願讓兒子受一點委屈,怕兒子不能接受另一個爸爸。
事實上也正是這樣,嶽遲根本不能接受家裏有另一個男人,在他心裏,這個家就意味著媽媽、他和死去的爸爸,再沒有其他的位置。
隨著年齡漸漸長大,嶽遲發現自己是自私的。一個家是要靠男女共同支撐的,讓媽媽一個人承擔所有的負擔,還要照顧不聽話的他,對於一個像媽媽這麼善良的女人來說,太不公平了。
尤其當嶽遲開始明白男女之間的事,他更加憐惜媽媽,十年來,多少個寂寞的夜,一個女人是怎樣度過的呢?
媽媽在地裏務農,出力很多,不輸於男人,也拒絕了不少的追求者。
可是嶽遲知道,夜深的時候,他見過媽媽一個人坐在窗前,久久的凝視窗外。
她是寂寞的,她也需要人來安慰,需要有一個寬闊的肩膀來依靠。她守著孤單,完全是為了他,她所愛的兒子。
每次想到這些,嶽遲心裏總是湧動著一股力量。
從此家裏的氣氛有了微妙的變化。嶽遲開始主動分擔家務,包攬了所有的男人應該幹的事。
嶽遲要讓媽媽感到他的力量,他的存在,不止是她的兒子,更是家中唯一挑擔子的男人。
後來嶽遲才發現,媽媽的心裏早裝著一個人,是他從未見過的男人,不知是愛如潮水不可阻擋,還是命裏注定無法抗拒的呢?
媽媽的心被人俘獲了,被一個對嶽遲來說極其陌生的男人帶走了,隻聽說那個男人很有錢。媽媽離開時沒有多說什麼,給嶽遲扔下一段話:
“嶽遲,媽媽對不住你,你現在長大了,請恕媽媽照顧不了你了,但媽媽每個月會給你寄去足夠的錢,直到你大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