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等幾人回話,立即答道:“準了!”
很快,對方十人到位,都是大宋國的文壇宿老。
這十人被調位子到了周傑輪一桌。
眼下周傑輪這桌成了戰場,是萬人注目所在。
周傑輪看了看自已身邊的人問道:“誰先出令?”
十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主意。
這時,皇帝開口了:“周公子是客,周公子先。”
周傑輪向皇帝行了一禮後,來到桌邊的花盆中,折下一支花。
而後麵向十人:“我開令了,你們的回令必須與我令相符。”
周傑倫用手指了指自已又指了指花:
我有一枝花
說完又拿起酒杯,給自己到上一杯酒:
斟我紫兒酒
放下酒杯,周傑輪又指著自已與花:
唯願花似我心
詞出後,周傑輪放下花,兩手相叉:
幾歲長相守
周傑輪想了想,端起酒杯,輕飲一小口:
滿滿泛金杯
喝了酒後又拿起花,放入鼻子下麵:
我把花來嗅
嗅完後,周傑輪將花遞向左邊的人:
不願花枝在我旁
左邊人不想接,但周傑輪已經將花丟給了他:
付與他人手
當那人已經接到花時,周傑輪笑著說:“你已經接令了,該你回令了。”
這時,堂中的鼓點敲響了。
場內的氣氛顯得格外緊張,眾人都看向接令的那個人。
周傑輪的令特別難,不僅回令,而且還要求配以動作。
這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眾人都替接令人擔心,因為他們都捉摸半刻,難以回令。
十幾個數後,接令人歎息一聲,端起桌上的酒杯,連飲三杯。
然後,他起身來到了皇帝的桌前,跪在地上。
皇帝看都不看那人一眼,冷哼一聲。
真丟臉,第一回合,大宋國輸了。
由於周傑輸是勝者,所以第二令依然由周傑輪出令。
周傑輪將那花令拿回桌前,看了看同桌的另外九人。
“你們聽著,我出令了。”
說完後,周傑輪又出一令。
他還是用手指著花與酒杯,並指著酒席:
花酒滿筵有
而後端起酒杯又拿起花:
酒滿金杯花在手
朗頌完後,便將花插在自己的頭上,又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頭上戴花方飲酒
喝完酒,放下手中的空酒杯:
飲罷了
然後,兩手相叉:
高叉手
分開相叉的兩手,坐到了廳中的琵琶前坐下,彈響琵琶:
琵琶發盡相思調
彈過琵琶後,周傑輪揮舞著兩手的衣袖:
更向當筵口舞袖
當袖字說完,周傑輪取下頭上的花令,向對而一射。
不正不歪,剛好落在了對麵一個人的手上。
“花令已傳!該你回令了。”
這時的場中,所有的大宋人都是十分悲痛。
如果不出意外,又會有一個大宋的才子折損於周傑輪的手下。
因為大家知道接令的這人,文才高,但腦筋不會轉彎。
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但是,太陽終竟還是沒有從西邊出來。
接令人脹紅著臉喝下三杯酒。
這不是三杯酒,這是三杯恥辱。
於是,大宋皇帝的桌前,又多了一個跪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