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衝突(1 / 2)

書辦可不敢給他行這個方便。

胡先生怎麼說也是總督手底下的紅人,最近在總督府還是很有幾分地位的,再說哪怕沒有地位呢,總督府出去的人,那意義是不同的。

現在這漢帛嚷嚷的這麼大聲,大家都知道胡先生是被許員外指證說是幕後指使了,要是真的讓漢帛這麼把人帶走,總督府不同樣沒了顏麵且被人詬病?

他看著油鹽不進的漢帛,隻覺得頭發都快愁掉了,都是難伺候的主兒啊。

他這裏猶豫不定,又說服不了漢帛,那邊的百姓們已經開始紛紛起哄了。

在他們眼裏,總督府要是心裏沒鬼,就該讓胡先生去欽差大人那裏說清楚。沈琛來了這麼幾天,每天都在做實事。

那些受了傷或是遭了難的人家,沈琛一一都去親自探望過了,有些船工家裏實在困難,沈琛也從不嫌棄地方簡陋,噓寒問暖,又溫和可親,一點兒架子都沒有,大家都對這個少年欽差的觀感不錯。

何況這回欽差查清楚事實也真是為了百姓們著想。

劉必平固然對百姓們不錯,也幫百姓們替朝廷申請減免賦稅等等,做了許多事。可是說到底,他還是世族出身,不懂得民間疾苦,對百姓也少了一份同理心。

百姓們自來都更喜歡那些跟他們站在一起的人。

這個少年欽差顯然就是那種更容易讓人親近的,他們不知不覺的就站在沈琛這邊想起問題來,起哄要總督府交人。

漢帛抱著雙臂得意的笑了笑,衝那個已經麵色慘白的書辦挑了挑眉:“大人,行個方便吧?我們奉命而來,不完成這個差事,回去難交差啊。”

可是讓他們進來的話,自己就交不了差了!書辦急的幾乎要哭出聲來,好在正好在這時,裏頭又奔出一個書吏來,看了他們一眼,站住了腳揚聲道:“部堂大人問,這外頭在吵鬧什麼?”他頓了頓,看了外頭看熱鬧起哄的百姓一眼,便提高了音量:“部堂大人昨夜連夜接待浙江過來的大人,為了倭患的事一晚上沒睡,才剛送走了浙江的大人,好容易能閉一會兒眼睛,便聽見外頭吵嚷的厲害,讓我來問一問,出了什麼事了?”

說的劉必平兢兢業業,這樣一來,倒好像顯得漢帛他們是無理取鬧了。

漢帛冷笑了一聲:“部堂大人辛苦,我們欽差大人昨天也為了百姓們受傷的事情一夜沒睡,昨天陽明路那邊有個船工最後還是沒救回來,他們家孤兒寡母的,不知如何收拾,我們大人親自去料理安頓好了,回來許員外便招供了,說是這件事跟胡先生有關,我們不信胡先生會如此膽大妄為,視百姓性命如無物,因此特意來請胡先生回去問一問此事。大家同屬朝廷,自然該盡量配合,我們不敢打擾部堂大人休息,不如大人行個方便,將人交給我們,我們立即便走,如何?”

書吏說部堂為了抗倭辛苦,漢帛就緊跟著說沈琛為了這回受傷的百姓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