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一開始不過是一個鏢局犯了事的事,雖然擄走的是徐閣老的外孫女,可是按照常理,也不過就是從嚴處置,大不了便揪出一個典型來砍頭,其餘的人流放,可是看現在這勢頭,分明就是要株連的意思了啊。
鬧得這麼嚴重......
禦史的攻訐遠遠沒有停止,隆慶帝把之前的奏折都留中不發,並沒有做出決斷,底下的禦史們就好像嗅到了風向一般,瘋狂的開始清算衛家跟沈琛的不是。
比如說,之前在福建的時候,沈琛就已經跟衛家做了不少出格的事。
比如說,這件事本來就跟衛家有關,大家都知道,謝家跟衛家之前早有來往,兩家互動不斷。
還有人建議隆慶帝下令三司將謝家的人先檻送京師,搜集謝家這麼多年來的賬本,看看其中究竟有沒有貓膩。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朝中但凡是有點消息渠道的人,都開始擔心起衛家和沈琛來了。
嘖嘖,眼看著滔天的富貴就在眼前了,可是誰知道臨門一腳出了這樣的事呢?
衛家這是要倒下的樣子啊。
在這重重的壓力和漫天飛的謠言之下,衛家行事越發的謹慎小心,之前早已經放了帖子的茶會都取消了。
有好事的就取笑衛家-----說是衛家大約是真的多行不義,這麼多年來,竟然連場像樣的茶會都辦不出來。
每每要辦的時候總要出事,而且一出出的就是大事。
京城中看熱鬧的人紛紛想看衛家這回到底是怎麼樣的倒黴,原先賓客盈門的衛家瞬間門庭冷落,連乞丐都不在附近的街道走動了,生怕會惹上什麼黴運。
定北侯府裏頭卻一切如常,連下人們身上也看不出有什麼異樣。
二夫人三夫人給衛老太太請完安,便說起了這回的事:“老爺他們被罵的都不敢上朝了,告了病假......”
三夫人已經猜到衛老太太跟衛安都對這件事早有打算的事,說起這話題來也不跟平常一樣的擔驚受怕,很是鎮定的又繼續道:“咱們家的茶會,還沒說不辦呢,就有不少人家裏送回了帖子......”
二夫人向來是不說三道四的,這回也忍不住譏誚的諷刺起來:“都說人走茶涼,咱們這人還沒走呢,茶就已經涼了。那幫人雖然勢力,可是也實在是太勢力了些。”
“趨利避害,這也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可抱怨的。”衛老太太看了她們一眼,很是欣慰她們如今遇事可以如此穩重,頓了頓便又道:“何況,雖然有那等勢利眼,可是同樣也有雪中送炭的不是?”
這說的是陳家跟平安侯府。
平安侯府特地還送了許多盆花來,說是留給衛老太太養著賞玩。
三夫人和二夫人對視了一眼,說起這個臉上也有了些笑意:“您說的是,那些牆頭草,原本也是靠不住的,能趁著這個時候看清楚那幫人的真麵目,也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