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隆隆的國會選舉進行了一個多月,經過各選區激烈的競爭,以及三大勢力在背後不知多少次的爭奪與妥協,終於選舉產生了共和國第一屆國會。
國會的任期共六年,共設有一百二十個議員席位,其中藍星自治團主導的凡修黨獲得七十一個席位,全都是藍星自治團成員或出身於小禹縣人,凡修黨的議員數量占了國會的大多數,成為了國會中最強大的力量。
國會選舉完成後,接下來就是國會議長的選舉了。而這一席位自然落到了占據大多數席位的藍星族凡修黨手中,經過一輪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的選舉,藍星自治團對外公布的族長、藍星自治團公約會會長亞登順利當選為共和國首屆國會議長,加上國會中占據了多數的席位,藍星自治團成為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掌控者。
除了國會議長,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和總理兩個首腦職位,以及掌握司法權的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和司法部部長等重要職位,都由國會推選而出。經過數日激烈的爭吵,三大勢力之間又經過各種明爭暗鬥,終於按照此前的秘密協議,順利地推出了各個職位的人選。
國家元首的職位落入了桂族王統黨中,其新任族長鸞親王桂鸞城被推選為共和國第一任國家元首,成為名義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
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和司法部部長則分別由藍星自治團、桂族和四族聯盟各推選的一人擔任。自治團公約會內定的摩登船長被任命為法院院長,桂族的碧親王則被任命為檢察長,四族聯盟推選出的黎裴族長則被任命為司法部長。這三個部門雖然各自獨立,看上去互不幹涉,但在國會的故意安排下,以協調司法權為名,讓三個部門共同成立了一個司法聯席會,會長則由摩登來擔任,無形中也使得自治團插手了部分的司法監督權。
而最重要的總理一職,自然還是藍星自治團的人來擔任了。藍星自治團公約會的副會長康奈被選舉為國家總理,成為凡修共和國實際上掌握最高行政權力的人。
康奈一當選,便立即進行政府組閣,任命了一大批政府主要官員,藍星自治團其他沒有擔任國會議員的成員,全都被他任命為各部委機關的主要負責人,其中的國防部長、國防參謀聯席會主席、財政部長等等關鍵席位,更是完全由自治團公約會成員來擔任。
當然,藍星自治團並沒有完全獨占政府機構的權力,為了適當平衡權力。他們還留了一些權力不大的職位留給了桂族和四族聯盟。這兩大勢力雖然在重要職位中沒有幾人任職,但在幾乎每一個政府部門的副職都有桂族或四族的人來擔任。而其他非要害部門的部長主任們等正職,則大部分都是桂族或四族之人擔任。
藍星紀16年10月1日,康奈政府終於組閣完畢,所有政府部門和機關進入了正常運行狀態,在一切運行正常之後,康奈正式向全桂國正式宣布,凡修共和國終於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