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異議,建立東盟組織的提議得到順利地的通過,藍星紀34年10月8日,“東炎洲公約組織聯盟”正式成立,其成員國包括藍星國、甲浦國、魚人國,以及燕趙楚魏越和三秦,共11個國家。東盟的最高決策機構是東盟理事會,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政府高層、外長、國防部長等高官組成,總部就設在藍星國首都漢中城。
作為東盟組織的發起國,藍星國當然成為第一人東盟理事會的輪值主席國,其時任總統丹尼也成為了第一任輪值主席。東盟組織建立後第二天的第一屆理事會會議上,丹尼就提出了對各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麵改革與戰後重建的一係列建議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幾項,就是各國放棄原來的修真王族的君主製國家製度,轉而成為君主立憲的共和製國家,並且專門針對各國修真者製定了特殊的法律和管理製度,以及推行“全民修真製”等等一係列改革計劃。
這些建議的提出,令一些國家頗為不爽,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楚國新國君原趾。原趾此人原本是舊楚國王族的遠親王族,在秦國滅掉楚國後逃到藍星國,得到藍星國的支持後,他四處拉攏楚國逃亡王族和貴族,建立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複國武裝。因為其本身也是一名嬰境初期的強者,所以其勢力在各國流亡政權中是最強大的。擁有這樣一支武裝後,原趾的雄心壯誌大了不少,夢想著能夠率軍反擊秦軍,收複楚國,但數次主動出擊,都被秦軍打敗,無奈之下,隻能繼續依附於藍星軍,成為反秦聯盟中的一員。
而在秦國滅亡後,原趾夢想恢複楚國王族、建立一個新型地區大國的野心再次升起,但丹尼提出的君主立憲製,卻和他的野心大為抵觸。於是,在會議上他強烈地反對丹尼的提議,甚至聯合其他幾個有恢複舊製度夢想的領導人,不惜用武力逼迫丹尼就範。在當時秦國滅亡後,嬰境初期的修為已是東炎洲的頂尖強者,在以強者為尊的修真世界,楚君的做法當然無可非議。
想到這裏,蘭吉不由得露出嘲諷的一笑。
原趾敢於對丹尼出手,當然有他自以為是的原因。當時東炎洲傳聞,東炎洲第一強者、滅掉強秦的第一功臣林達,因為最後一戰中受傷不輕,不得不閉關養傷,自從戰爭結束後就沒有在公眾場合出現過,甚至有外界傳聞,林達因為負傷過重,已經悄悄隕落了。這個消息對東炎洲各國無異是一個重型炸彈,沒有了林達的威懾,各國對藍星國的敬畏頓時少了許多,因為藍星國除了林達外沒有一個嬰境以上的強者,雖然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但高階修士的作用卻難以取代。這個消息的出現,頓時令許多國家蠢蠢欲動起來。
敢於第一個跳出來挑戰藍星國的正是原趾。他本以為以自己嬰境初期的強大實力,足以震懾藍星國和其他各國,甚至做好了將藍星國取而代之的美夢。但現實是殘酷的,就在當時原趾聯合了各國強者,想要對丹尼進一步逼迫、迫使藍星國重新劃分各國勢力範圍時,林達卻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頓時將這群跳梁小醜徹底震懾下去。
原來,林達的故意隱藏,正是藍星國高層的設計。畢竟戰後東炎洲秩序的重新建立,以及東盟的成立等等跨時代的改革措施,必然會深深得罪各國舊勢力的利益,如果不采取手段清除這些勢力,藍星國的計劃將很難推進,但公然以武力脅迫各國改革,也不是藍星國想要的做法,更難以收服人心。隻有故意示弱,讓各國對藍星國產生輕視的心態,才有可能將這些反對勢力一個個揪出來,改革的計劃才有可能實現。
林達的再次出現,頓時令各國反對勢力鴉雀無聲,毫無異議地全部通過了丹尼的提議。但接下來的事卻大大震懾了整個東炎洲,在接下來一年時間裏,反對藍星國的勢力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不是其核心成員突然一夜間消失,就是突然被其他勢力所取代,失去了對國家權力的掌控,而原趾更是不知所蹤,仿佛世上從無此人。各國高層對這些現象全都三緘其口,沒有任何人敢對此提出任何疑惑。
藍星國的改革意見終於在東炎洲各國得到全麵而徹底的推行。隨著東盟的成立,各國之間進一步開放,市場機製也逐漸建立起來,各國之間的通訊和貿易往來,科技、文化等民間交流日益頻繁,藍星國將自己現代化工業產品不斷輸送到各國的同時,也將自身具有地球人類特征的文化、科技、社會製度以及價值觀不斷輸送到各國,並深刻的影響著東炎洲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