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集 圍攻卡氏城(1 / 2)

正在林達的征西大軍繼續前進時,另一場激戰正在進行,遠在數萬裏之外的中土洲北部重鎮卡氏城,魔族控製中土洲的重要據點,此時正在經受藍盟聯軍的大規模進攻。

自從半年前在中土洲的幾場大戰相繼失利後,魔族不得不從全麵防禦狀態轉向被動防守。他們將大部隊從各占領區撤退,放棄了易攻難受之地,集中到中土洲幾個險要的重要據點,意圖憑借牢固的工事和有利地形進行防禦。這些做法,雖然避免了被無論是人數、士氣還是裝備上盡占優勢的藍盟軍逐步消滅,但也麵臨著被藍盟軍全麵包圍的危險。因為這些重要據點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並且他們之間的聯係早已被藍盟軍所切斷,隻能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防禦,苦苦支撐。

此時,卡氏城正麵臨著這樣的困境。此城位於中土洲北部的崇山峻嶺之間,四周如城垛一般的小山丘將一塊數百平方公裏的肥沃穀底包圍起來,背靠綿延上萬裏的金葛大山脈,東麵右側又有一條自西北向東南流向的寬闊大河拱衛,地理環境極為優越。

此城一直以來被金帳汗國經營多年,是防備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大後方和重要要塞。魔族占領此地後,不但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固加牢,增加了更多更強大的防禦設施,更駐守了近百萬魔兵,作為南下金帳汗國的重要基地。在轉入防禦作戰後,雖然魔軍再也不能從此城南下,但它們還不時能得到後方山脈潛伏的魔兵支援,加上各種工事和強大的防禦力,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也豪不為過。

但魔軍的這種防守僅僅是相對傳統的戰鬥而言,在科技力量突飛猛進的今日靈星,藍星軍用他們強大的空天立體戰鬥模式,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戰爭方式,曾經固若金湯的城防大陣防禦體係,正在經受最現代化、最嚴厲、也最猛烈的打擊考驗。

施羅德領導的中土洲聯盟大軍,此刻正在猛攻卡氏城。這支大軍人數有300萬人之多,其中三分之一是跨洋遠道而來的比蒙軍隊,其他大半則是以金帳汗國為首的上百個原中土洲國家的聯軍,來自藍星國的軍隊僅有五萬人左右。此時,這支大軍組成數個集團軍,輪番用各種武器轟擊此城。

在距離卡氏城外30公裏處,是聯盟大軍的火炮陣地,其中最陣地麵積最廣的,是比蒙的火炮大軍。他們不愧是藍星國最好的重武器學徒,不但在軍隊編製上以火炮軍這樣的軍種獨立建製,使用的火炮更全都是大口徑、大威力、超遠射程。隻見火炮陣地上,一排排的各型大口徑火炮、火箭炮陣地整整齊齊,一眼望不到頭,數量足足有2萬門以上!

諸多火炮之中最突出的,是位於遠離火炮陣地數公裏外的一處隱秘火炮陣地,這裏布置的,是比蒙軍隊最厲害的超級火炮。這種火炮類似於藍星軍過去使用過的“死亡鐮刀”巨型火炮,在得到藍星國的援助後,比蒙各族興奮地引入了這款巨炮的製造技術,經過一番深入的改進,改頭換麵,模樣大變,成為了比蒙軍隊的殺手鐧武器,比蒙把它命名為“死亡戰神”。

這種火炮口徑達300毫米,炮身長25米,全炮總重近900噸,體積極為龐大,如同一棟平放的巨型房屋。與“死亡鐮刀”僅裝在列車或固定安裝不同,“死亡戰神”可以裝載在巨型輪式拖車上,四輛可以載重200噸的輪式拖車加上一個平台後,共同組合成一個巨型拖車,再扛上這種火炮以每小時15公裏的速度行駛。可以想象這種超級鋼鐵巨物在陸地上行駛的恐怖場景,若不是拖車上加載了反重力法器,這麼變態的東西幾乎不可能移動,甚至剛剛裝好就如同陷入流沙般掉入地心。

“死亡戰神”火炮雖然體積龐大,但使用起來並不麻煩,反倒十分簡便。四輛拖車開到預定地點,平台下方的機械台即伸出八根如蜘蛛的巨爪紮入地麵,火炮的各個組件相繼自動組合,最後長長的炮管伸向空中,緊跟其後的彈藥車和裝填車將火炮填入炮膛,遠隔一公裏外的控製站按下按鈕。開炮!“轟!”!隨著一聲震天裂地的巨響,炮彈飛向天空又落下,然後目標完蛋,就這麼簡單。

此時,共計10門“死亡戰神”正擺在陣地上,又長又粗的巨炮瞄準了30多公裏外的卡氏城,輪番向其傾射火炮,短短一個小時時間,每門火炮就發射了90餘發炮彈。這種裝載了新型火藥的炮彈每顆重達半噸,一發足以擊破一個傳統千人修真戰陣的防護罩,威力奇大無比,給卡氏城的防護造成了巨大壓力。這種曾經在三十多年前的東炎洲戰場上名聲赫赫的超級武器,在比蒙大軍手裏發揮出了更強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