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兗州?自然是不可能的。
昭平帝心思急轉,拿定了主意後,愈發和顏悅色,溫聲勸著燕南熙。
謝晀雖不知燕南熙想做什麼,但也順著意思勸,順帶把昭平帝捧了一通,言道陛下治下嚴明,公正無私,此番事由皆是手下人自作主張,陛下那麼體貼臣子,德如堯舜,怎會任燕南熙白白受了委屈?定不會虧待她的。
謝映幫腔,雖誇得沒有謝晀那麼直白,但也保證會給燕南熙做主。又提點她,也要理解昭平帝為難之處,加之中秋將到,屆時祭祖少了燕南熙,豈不是辜負了昭平帝,辜負了先帝殷殷之情?
這倆人一個直白,一個委婉,燕南熙又隱隱附和,直把昭平帝誇上了天,同時也逼得昭平帝今次必得重懲昌樂伯與幾人,不可像方才那樣,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京兆尹麵如死灰。
今日之事他向昭平帝透過口風,昭平帝對此態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縱容態度,因此他才敢同昌樂伯一起將此事鬧大。但現在事情沒辦好,還留了個爛攤子等著昭平帝掃尾,陛下是定然不會再手下留情的。
他心內苦笑,隻盼著陛下念著往日情麵,能夠留他妻兒老母一命。
如此,他亦死而無憾了。
昭平帝被哄得開心,又見燕南熙神色有所鬆動,當即褫奪了昌樂伯世襲的爵位,念及未釀成大錯,流兩千裏。京兆尹念及其往日功勞,加之年邁,勒令其辭官歸鄉,三代不可舉薦入朝。
京兆尹眸中光彩一亮,又轉瞬暗淡下去,強撐著起身謝恩。
三代不可舉薦入朝,等於子孫前程盡毀。
但好在不用像昌樂伯那般,受流放之苦。
今日之事全是因靈照山而起,昭平帝稍作思索,將靈照山並另一處帶溫泉的山頭、及周圍的百畝良田撥給了燕南熙,算作補償。
燕南熙不願要,負氣道:“陛下心意我知曉了,但今日這一樁事全因那靈照山而起,若是到了我手裏,屆時又要生出諸多事端。還請陛下收回旨意,這靈照山,我實在是不敢要。”
昭平帝隻說相信她。
燕南熙想了想道:“先前我同殿下遊玩時,於洛水畔偶見一山,落日霞輝映照其上,比之靈照山好了不知道多少,若是陛下願意,不如將那座山賞給我好了。屆時我建了園子,請陛下賞霞光青山。”
昭平帝哈哈一笑。著人去了輿圖來,命人點了兩座山的位置,他瞧了後道:“這山也太偏了些,不好不好。”
“是呀,燕王殿下。”陳侍深知昭平帝性子,跟著附和:“聽聞那靈照山便是因日光落於山上恍如仙靈之境才得的名字,想來建園子是極好的,離得也近,方便殿下宴請賓客不是?”
“且朕相信你,旁人定不會再因此生事。不如這樣,你改日去工部瞧瞧,挑些人去將這園子建了,好趁著離京之前多去玩玩兒。”昭平帝又道。
謝映頷首,也覺得這法子不錯:“這般一來,旁人定不敢多加置喙。”
燕南熙勉強應下,瞧著還有些不情願的樣子。不過仍是道:“陛下未曾親眼見過我說的那景,那才是真真美不勝收!靈照山不過虛名爾,我先前聽都未曾聽過。”
昭平帝眸光微閃,含糊應下。
罰也罰了,哄也哄了,燕南熙順著台階就下了,臨走前還掉了兩滴眼淚,羞愧於給昭平帝添了麻煩。
當下君臣相互體諒,和好如初了。
等他們出了宮殿,昭平帝笑容緩緩收斂,垂眸思索。
陳侍輕手輕腳添了茶,見昭平帝心情不佳的樣子,低聲勸著:“陛下,您瞧著,太女殿下與秦王世子都長大了,知曉體諒您的難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