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往事(2 / 2)

雖然她哭得很傷心,但幾天過後,叔父不是給糖,就是給雞棒腿吃,這事就暫時給忘記了。

03

隨著時間的流逝,夢雲慢慢長大,她也懂得了,母親當年是因殺死自己的父親,而被處以極刑。

讀六年級那年清明節,夢雲跟隨叔父到獨家村背後那片鬆林裏給父母掛青時,偶然聽到叔父悄悄問躺在墳墓裏的父親:“哥哥,我知道嫂子是好人,絕對不是她害你。你能否告訴兄弟,究竟誰是凶手?請托個夢吧!我好為哥哥報仇。”

在母親墳前,叔父也悄悄道:“好嫂子,既然你不是凶手,為何非要承認是自己所為?莫非嫂子有什麼難言之隱?或者是因刑訊逼供,不得不說違心話?你也給我托個夢吧!我不僅要為哥哥報仇,同時也要給嫂子複仇。”

叔父的悄悄問話,雖然被夢雲偶然聽到,但當時和後來,她都沒有追根究底緣由,更沒有在寨子上東捱西問,探究當年那起凶殺案的具體情況,已經養成沉默寡言的她,隻是把叔父的話默默地記在心底。

不久,夢雲又聽到寨子上有人在說起與叔父同樣的話,那時候她已經讀初二。

初二的夢雲,年滿十四歲,身體各部位發育正在突飛猛進,活脫脫水靈靈的一個小美女,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

夢雲確定,當年那起轟動全縣的覃茜凶殺案,肯定是一起冤案。母親之所以承認自己是凶手,必定有隱情。雖然母親是被處以極刑,但是,真正殺害母親的人,應該殺害父親的那個人。

那麼,凶手到底是誰?那個人為什麼能做到讓母親舍命頂罪?

是母親的情人,還是父親的什麼仇人?或者是一位高居廟堂之人?

04

有一天,夢雲悄悄跑到父母墳前分別跪拜,分別磕上三個響頭,也分別像叔父一樣發問父母。

回來當晚,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夢見父親從頭到腳,滿身裹著牛糞,在一片寬闊的原野上不停的奔跑,不停的呼喊著母親的名字,那聲音雖然很大,但十分的溫柔,而且充滿著對母親一種無限眷戀之情。

隨著父親漸漸遠去,母親慢慢出現。

她月貌花容,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

她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磁瓶兒,從一個山坳裏款款而來。

母親一會兒變成一個少婦,一會兒又變成一個老太婆,一會兒披頭散發,一會兒又踏著愷愷白雪而去。

後來見母親躺在一片綠色的草地上,偷吃別人的花生米,樂滋滋的樣子。

見到母親就隻偷吃那麼一粒花生米,結果她全身上下就開始發芽,但長出來的卻不是花生芽,而是鬆樹苗。

那些鬆樹苗慢慢長大,最後長成一片寬闊的鬆樹林……

夢雲並沒有因夢中的情景被驚醒,而是一覺睡到天亮。

醒來時,夢中的情景非常清晰,就像是自己剛從那情景中走出來一樣。

不管夢中寓意著什麼,但夢雲斷定,應該是父母托給她的夢。

父親滿身裹著牛糞,這一情景很明顯。

她記得當時警察到家裏搜查時,就是從獨家村老房子的牛圈裏挖出父親的屍體,而且父親的身上全部都裹著牛糞。

這應該是儲存於自己大腦中記憶的一種複蘇。

夢中母親吃的那粒花生米,就是寓意著子彈頭,因為當地人都喜歡把子彈頭比作花生米粒。

同時寓意著那顆花生米粒不屬於母親所有,是屬於另外一個人,因為她是偷吃。

夢中的父母沒有說出陷害他們的人是到底誰,也沒有說非要女兒去報仇雪恨,但暗示一個事實,當年轟動全縣的那起覃茜凶殺案,是一起冤案。

通過這場夢,夢雲六歲的那一段記憶,又朦朦朧朧斷斷續續地像碎片一般在大腦裏閃現。

他記得,父親出事的那天晚上,家裏來了一位客人。而那位客人,是他們家的常客,是父母的一位好朋友,那晚父母陪那位客人喝了那麼多酒……

記憶又跳到那天晚上的半夜,她仿佛被樓下豬的叫聲驚醒。醒來時,聽到樓下蟋蟀的聲響。她從樓板上的一條縫隙往下看,見到母親跟一個男人就在牛圈裏,大汗淋漓的忙著事……

夢雲沒有把這一看似古怪而又是接近現實的夢境跟任何人說,隻是默默地記在心裏。

從此,她讀書更加努力,成績一路優秀到直考入省中醫學院。

隻能努力學習,隻能掌握到真本事,才能有能力為父母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