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作為德國總理,下令一口氣興建五條新的高速公路,整個德國都變成了一塊大工地。
東普魯士地區開始修建一個新的造船廠,埃裏克的第10條汽車生產線建成投產,寶馬公司年生產汽車數量,已經達到了讓人畏懼的5萬輛。
換句話說,僅僅是奧古斯特集團,就可以每年為德國增加可以使用的5萬輛汽車——6年就是整整30萬輛。
這個數字可不包括大名鼎鼎的歐寶閃電,也不包括讓人耳熟能詳的保時捷和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
如果算上這些汽車公司,那德國一年製造的汽車,就可以達到10萬輛以上,絕對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高產的汽車大國之一了。
要知道這可是1933年,可不是戰爭動員狀態下的生產能力。美國在1933年沒有經過戰爭動員,生產力並不比此時此刻的德國強太多。
1933年的德國總理希特勒還是比較克製的,他一邊跟國防軍眉來眼去,一邊謹慎的拉攏著願意歸向於他的大資本家和財團。
法本公司還有克虜伯公司相繼倒戈,成為了國社黨的忠實擁護者,容克貴族分裂成了保守派和激進派,但是無論哪一派,大家都在等著為推翻《凡爾賽和約》歡呼呐喊。
炎熱的夏天裏,希姆萊在自己的公寓中,與他的好朋友埃裏克再一次見麵了。
這一次是希姆萊主動聯係的埃裏克,他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更多資助,黨衛隊在羅姆的衝鋒隊的打壓下,現在有些生活不能自理了。
原本支持黨衛隊的那些親國社黨的財團,盈利的項目現在都被埃裏克巧取豪奪到了自己的名下。
保時捷沒有了桶車項目,克虜伯還無法明目張膽的生產大炮,這個時候最有錢的,無疑是橫跨幾個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賺錢無比的奧古斯特集團了。
所以,不管是戈林,還是希姆萊,對埃裏克的態度是越來越好。希姆萊一直都在發展埃裏克成為黨衛隊的成員,甚至不惜開出黨衛隊全國副領袖的價碼。
戈林也差不多少,他為了獲得埃裏克的資助,把正在秘密組建的空軍部隊的計劃書擺在了埃裏克的案頭上,然後對埃裏克說了一句:“你喜歡生產哪個,我就采購哪個!”
即便如此,埃裏克因為害怕日後被清算,依舊和這兩個熱情的朋友保持著謹慎的距離。
“我知道你現在不缺錢,也不缺合作的夥伴。”希姆萊提起這個來,顯得有些沮喪。
他真的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籌碼,來獲取埃裏克的支持了。埃裏克現在的經濟實力,已經有點兒讓希姆萊都感到畏懼的地步了。
論起人脈資本來,埃裏克認識希特勒,認識戈林,隻要他想,兩個小時之內他就能和羅姆混的很熟。
除去國社黨這邊,興登堡總統曾經和埃裏克有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兩個人雖然不熟,可奧古斯特集團的影響力,在興登堡總統那裏,絕對是排的上號的。
另外,埃裏克還和國防軍很熟,他和國防軍的古德裏安相交莫逆,和魯茲將軍來往密切,甚至和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將軍有許多交集。
這種情況下,想要用野蠻的手段對付埃裏克,希姆萊還真沒這個膽子。
所以,希姆萊能夠給埃裏克的好處其實並不多,因為他無法像戈林一樣得到允許,暗地裏玩空軍這麼高大上的東西。
現在的希姆萊,可以說是最窘迫的階段:在一年之後,他就取代了羅姆,黨衛隊也取代了衝鋒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元首禁衛軍。
“我現在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和你做交換的東西,我需要武器,需要大量的武器,以擴大黨衛隊的作戰能力,好確保我們在總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勇敢的站出來。”希姆萊看著埃裏克,開口請求道。
“手槍,步槍,甚至是機槍,我都有門路,不過你知道的,在國防軍眼皮底下搞小動作,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埃裏克看著希姆萊,開口給出了自己的底線。
其實此時此刻的希姆萊溫文爾雅,戴著眼鏡文質彬彬,那是一點兒都看不出來他日後瘋魔的樣子。
如果不是埃裏克知根知底,他還真不介意跟這麼一個“好好先生”合作一次。
可惜的是,埃裏克知道眼前的希姆萊是個什麼人物,如果沒有好處,他還真不打算太過插手黨衛隊與衝鋒隊之間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