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太熙元年二九〇年,晉武帝重病之時理下詔書,詔書中命汝南王司馬亮及外戚楊駿共同輔政晉惠王司馬衷,將其存放於中書省。然而之後楊駿因懼怕自己在朝中失勢,故而從中書省借出詔書久經不還。隨之太後楊芷因楊駿為父,在晉武帝久臥病榻之時請奏讓楊駿獨自輔政,得到默許。

楊駿得權後獨攬朝政,使皇後賈南風不滿。皇後秘密同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聯絡,與他們結為同盟帶兵討伐楊駿。元康元年二九一年,皇後設計讓晉武帝下詔稱楊駿密謀造反。洛陽全城戒嚴,司馬瑋領軍圍剿太傅府第,楊駿在自家的馬廄中被殺。然而這一切隻是個開始,隨後皇後便下令展開大規模的清黨行動,在這些人當中無數與楊駿存在著密切聯係的官員被殺,也有些本身與此事無關卻與皇後黨背道相馳者。

八王之亂就此拉開了長達十六年時間的序幕……

這是一個寒冬的夜晚,從夜幕中紛紛落下散散落落的雪花,雪花跟著陣陣寒風輕輕地緩緩地在淆台將軍府的門樓上落了腳。隻見府外燈火一片,府內悄然無聲。好一會兒,府外的兵狠狠的用樹樁一般粗壯的木頭重重的向大門撞去。

來兵們一邊撞一邊喊:“我們奉命緝拿罪臣澹台柱及其黨羽,聖上聖旨凡澹台一門姓氏格殺勿論,十二歲以上男丁罰於極刑,女眷均為奴隸,快開門。”話音剛落,隻見大門已開,外麵久侯著的軍隊有秩序的手握火把衝了進來。

隻見將軍府中的家丁們手拿利刃並排站著,還有不少穿著一身鎧甲,想必這都是將軍的部下。其中一名中年男子箭步走近來軍麵前,大聲問道:“你是奉了哪個的命?將軍到底犯了何罪以至禍及滿門?”

來軍的頭兒走了出來,趾高氣揚的盯著對方,一字一句道:“聖上已經查清澹台柱勾結公子然密謀造反,這是聖旨,快讓你們將軍出來聽詣……”

還沒聽他說完隻見對方一把奪過他手中的聖旨恨恨的扔在地上,大叫:“你他娘的放屁,我家將軍為朝廷出生入死二十餘載,何來謀反一說!”

“你……你……膽敢褻瀆聖旨!來人,將其拿下。”說著就躥上兩名士兵將兩把長矛刺向他。

隻見他從腰間抽出青銅刀擋在麵前,輕輕一撥,那兩小兵順勢倒下。

就在外麵僵持不下之時,府中後花園的假山內出現了幾個人影,他們一直躲藏在此,怕得發抖。一個年輕的貴婦人一臉驚慌的摟著懷中的女孩兒,那女孩子三、四歲的模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眉宇之間有一顆小小的朱砂痣,一臉受驚的模樣,緊緊的抓著母親的衣襟。

婦人身旁挨著一個少年,他急得踱來踱去,不時向外探出腦袋又忙著縮了回來。還有兩名家丁,他們手持大刀,警惕的張望著。

婦人搖了搖懷中的女孩子,那孩子嗲聲得嗯了一下,“靈兒別怕,靈兒別怕,娘與哥哥都在這裏,啊。”婦人溫柔的安慰自己的女兒。

這時從外躥來一個身影,一個家丁問是誰,那人應了一聲,大家才放下心,原來是將軍。將軍一身鎧甲,手持一把虎頭長刀,四十左右的樣子,他來到妻兒麵前打量一番。婦人看著他的臉,有些驚恐,說:“夫君現在該如何是好?”

他想了想,放下手中的刀,輕輕得接過妻手中的女兒,小女見到了父親馬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父親也笑了笑,溫柔的說:“靈兒又變重啦。”“爹爹,我們怎麼還不回屋呢?這裏好冷啊。”她撒嬌的往父親懷裏拱了拱。

父親心疼得捧著她那猶如初雪一般的小臉,親了親。轉頭向妻說道:“你帶孩子們先離開這裏,我隨後就到。玨兒,”他叫一聲旁邊的兒子,接著說:“娘親和妹妹就交給你了。”

少年來到父親的身邊,一雙鳳眼死死的盯著父親,他已經十三歲,是個男子漢了,他時常這樣想,說:“爹,我要留下幫你突出重圍。”

將軍把兒子拉得更靠近一點,摸了摸他的腦袋,親切的說:“玨兒,爹爹自知是逃不掉了,”

“不,能的,一定能的,爹爹武功天下第一,一能敵百……”少年的話語隨著將軍的緩緩搖頭而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