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亦安和藥師姑娘來到了如意酒樓門前, 或許是天氣炎熱的原因,為了避暑清涼,酒樓內坐滿了客人, 眾人三三兩兩坐在一起,不管是否認識, 都願意在這短暫的歇腳之地嘮嘮嗑。
如意酒樓是傳統的酒樓布置, 三層高,漆上了顏色鮮明, 撞色強烈的朱紅色。一層是供旅客稍作歇息, 或打尖兒, 食午間餐之地;二層是圓形的回廊,每間包廂外都取一些雅名,例如狀元及第、靜水流深, 和以梅、蘭、竹、菊等各種有美好寓意的植物為命名;三層是供客人住店之處。
站在酒樓門外,楊亦安想起了化安縣與三皇子一起住店時的經曆。
楊亦安竟有些懷念跟在三皇子身後時那不用顧忌太多的日子,他肆無忌憚的活著, 在周朝是顯得那般與眾不同。
說實話, 楊亦安喜歡那樣的日子。
想起三皇子, 楊亦安腦海中浮現了剛才隔著人海遙遙相望的人。
在酒樓內左右逢源, 到處插科打諢的店小二眼尖注意到門外來了兩位女客,為了不怠慢貴客, 店小二幾乎是小跑過去的。
“兩位小姐好,請問是二位是需要包廂還是……?”如意酒樓的店小二對著楊亦安和藥師姑娘諂媚問道。
以店小二浸潤五年的看人經驗,他斷定這兩位小姐家世絕對不會差。
藥師姑娘朝店小二笑笑,禮貌道:“你好,來一間包廂。”
店小二滿麵春光應道:“得勒。二位,這邊請。”店小二彎腰鞠躬把迎客的姿態做得足足的。
楊亦安坐在如意酒樓的‘靜水流深’包間, 仔細觀察包廂內的環境,布景倒是挺雅致的。
藥師姑娘坐下對店小二說道,“先來些糕點和茶水。”
“好勒,客官,您是想要上好的碧螺春還是雨前龍井?我們這有……”
藥師姑娘聽著店小二的一大串介紹,決定道:“那就碧螺春吧。”
“行勒。”
藥師姑娘看著亦安小姐仍帶著幕離,麵帶笑意說道:“亦
安小姐,幕離可以放下來了。”
“怎麼樣,江南不錯吧?”
楊亦安想起藥師姑娘好像就是江南長大的,遂認真答道:“藥師姐姐的家鄉非常的漂亮,下次有機會,我還想來。”
藥師姑娘又被楊亦安逗笑了,這姑娘總是在這種時候莫名認真起來。
“哈哈哈其實說是家鄉,我小時候也就在這呆了五年,五歲那年去了京城後,一直沒回來過。”
楊亦安沒有接著往下問,她聽娘親說起過,藥師姐姐的童年好像過的很不幸,她沒有戳他人傷疤的愛好,所以楊亦安隻是把幕離放在一旁,禮貌笑笑,並未說話。
店小二把糕點和沏好的碧螺春端上時,沒想到會撞見另一位白衣姑娘摘下幕離的時候,望著白衣姑娘好奇的視線,店小二多年來的工作熟練度和靠譜的意誌力才沒讓他看著貴客發起呆。
同時店小二心裏忍不住嘖嘖稱奇,這般顏色,這般殊容,僅他生平中所見的人,包括世家貴女們,都是頂尖的啊。
尋思半天店小二也猜不出到底是江南哪家的貴女,不應當啊,這般絕色,不可能在江南還無名無姓啊?
楊亦安發現店小二偷瞄的視線,禮貌回以一笑,店小二鬧了個大紅臉,做完手中的活,急急忙忙離開了包間。
他們沒有注意到,在店小二開門往外走時,門外剛好有一位郎君路過,驚鴻一瞥下那人對楊亦安的臉,一見鍾情了。
楊亦安對店小二的反應不甚在意,喉嚨微癢,輕咳一下,一下子就把藥師姑娘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
“亦安小姐,逛了這麼半天,身體可還受得住?”
藥師姑娘雙眉微蹙,擔憂問道。
藥師姑娘比楊亦安大七歲,雖說是楊夫人請來的,拿銀子辦事,但藥師姑娘對楊亦安很有好感,對楊亦安的關心和愛護也是真情實感的。
楊亦安粲然一笑,眉目如畫,端著茶杯,在茶水溫熱的氤氳霧氣中,薄如蝶翼又纖長的睫毛輕輕顫動著。
“無礙的,藥師姐姐莫
慌。”楊亦安眼眸裏溢出星星點點的笑意,宛若星辰般絢麗。
說來也是幸運,此次醒來,給楊亦安最大的感受就是身體沉重了許多,精神不濟,倒沒有咳的驚天動地那般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