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這則專訪,猶如一顆原子彈,被引爆在輿論的天空中。
首先被這股輿論衝擊波打擊的,將是這兩個群體:“實施延壽手術的醫生”,“還有沒有其他延壽人”。
大年初五下午。京城。延壽醫學紀律與技術委員會駐地。
就在馬超專訪當天的下午,委員會就召回了目前國內三支延壽醫療團隊。其中當然包括最負盛名的譚效良團隊。
“譚醫生,這是你的第一個病人,你先說說你的看法。”委員會的一號人物說。
譚效良也是在趕往京城的火車上,稍微整理了一下彙報的思路。“我回看了這次馬超專訪。沒想到,馬超竟然在專訪節目上承認這個猜測,並且還表達對延壽對結果非常不滿與失望。在我上一次彙報馬騰雲的報告中,我就詳細彙報了他辦理第二次喪事的不可控性,因為事情一旦被傳出去,必定引發猜測,而且我認為在這無年裏,因為馬騰雲對手術不成功,他對兒子馬超承受巨大壓力,在對延壽人以及對我們醫生對態度上發生了極大對變化。”
“具體都有些什麼變化呢?”
“從最開始強烈的興趣及支持他父親馬騰雲進行延壽手術,到現在對延壽人以及延壽醫生的反感及厭倦,甚至抵製。”
“你的意思是,他在向社會表達自己的不滿,在泄私憤?”
“我想應該有這方麵原因。”
“那這對他,以及他的公司有什麼好處呢?”
“大概是為了撇清他與延壽人的關係,讓公司更好地發展吧,具體的,我就不清楚了。”譚效良畢竟不是很懂經濟,在這方麵他也隻能人雲亦雲。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馬超的格局就有些狹隘了。”一號人物說到:“我們竭盡所能救治他到父親,目的就是為了騰雲集團能夠更好地發展。沒想到手術失敗他竟然反咬我們一口。反倒是把我們推上了風口浪尖。”
“現在不僅是我們,恐怕我們手上的延壽人,可能也會受到影響。”譚效良說到。另外兩個延壽手術團隊也表示同意譚效良的說法。
“我今天上午已經被召去開了緊急會議,目前大致的應對方案如下:第一,有關部門會馬上約談這個馬超,這件事是其他部門的活兒,我們就不用管了。第二,我們已經分別與你們的掛靠單位通了氣,你們暫時不必回到工作崗位,老老實實呆在家裏,等元宵之後再做定奪。第三,關於目前還健康的延壽人,從你們最近提交的關於他們目前身體情況的報告中,他們都身體健康,而且大都已經回到工作崗位。我們要求你們,務必要保證好他們的健康,並且向他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不要因為延壽人都輿論就影響他們目前的工作與生活,他們現在是合法合理的存在,至於那些輿論,要不了多久,就會自動消散。”
就在委員會一號人物義正嚴詞地批判馬超的所作所為之時。馬超專訪引爆的輿論原子彈,隨即演變成一場山呼海嘯的反延壽風暴。
一場針對延壽人,及延壽醫生的輿論風暴,正在以評論,轉發,深挖扒皮等方式急速滲透進社會等各個角落,各種抨擊,抵製及反對口號如傾盆大雨般落下。就這樣,這場史無前例的反延壽網絡大暴亂以無法阻擋的勢頭席卷整個網絡。
那些善於對事件進行深度挖掘對“扒皮黨”隨即開始趁亂作惡,他們鬼使神差地擬出一份“延壽相關人物表”。
國內最有名的延壽醫療團隊自然逃不出“扒皮黨”的法眼,首當其衝的是南方三院。他們的官網被擠爆,譚效良,楊樞的私人微博也相繼淪陷。好在陳偉江早早就刪除並關閉了微博,算是避免殃及池魚。
名單上除了醫院和醫生,必然少不了延壽人的名字。
林佐看了一眼麗麗發過來的名單上的名字。
“我上榜了?”林佐看了一眼自己的名字。淡然一笑,“能查到是誰發布的名單嗎?”
“都是國外平台的轉載,無法查詢。”麗麗站在一旁,就像是一個有問必答的小精靈。
“這裏麵,除了我,其他的都是延壽人嗎?”
“我根據名單追查,這六人很可能是延壽人。”麗麗高亮了其中六人的名字。
“這麼說,這個發布名單的人,是圈內人了。”
“而且很可能就是馬超。”麗麗推測。
“那麼接下來,內鬼要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