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字文》、《廣韻》開始學起,混蛋寧王開始學儒了。
對此,別說二爺不信,連趙與珞都不信。聽聞之後,特意從百裏之外的軍屯跑過來一辨真偽。
結果,還真看見混蛋兒捧著書冊,老老實實地跟著先生做學問。
感動的趙與珞熱淚盈眶,“祖宗顯靈.....了?”
好吧,趙維是認真的,而且是兩輩子頭一回這麼認真。
要說認知,後世抖音、微博、網絡信息,無時無刻不在轟炸著眾人的眼球。任何人隻要稍稍留心,就會有龐大的信息儲備.。
但也隻是知道,不能算是行家。
因為一個普通人,尤其是像趙維這種人,很難把信息變成有用的知識儲備。
說白了,就是看個樂兒,打發時間的消遣而已,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即使混混趙維,也在耳濡目染之下,看到了很多他用不上的信息。
不誇張地地說,在大宋這個時代,他比任何人知道的都多,也比任何人看過的都豐富。
但是,知道的多,不代表能用的多;看的多,也不代表看的遠。
偶爾瞎貓碰死耗子,可能還行,但那是運氣。
就像趙維橫衝直撞把大宋帶到了美洲,就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畢竟是混混,這已經是他的極限。
將來大宋怎麼走,不是他所有想像的。
就像他知道要弄黃金,可是黃金怎麼用?他不知道,水平不夠。
他腦子裏有太多信息:
比如,元朝隻有不到百年。
比如,反抗元朝的漢人起義就沒斷過。
比如,白人就是用美洲白銀和黃金來掠奪全世界的。
比如,中原的土豆玉米就是從美洲來的,增加了好多人口。
比如,巴拿馬後世有一條運河很重要。
這些信息不但趙維有,後世很多人都有。
可是,怎麼利用在當下?怎麼變成大宋實實在在的好處?
趙維不知道。他隻是一個混混,一個初中都沒上完的混混。
所以,他要讀書,不是學儒,而是提高眼界。
隻有達到了那個高度,他才能看的遠,才能把後世的那些零星信息變成知識。
趙維認死理兒,無知可學,什麼時候都不晚。
而且,除了著急用不上那些後世信息之外,還有一件事讓趙維更加的認定這個道理。
在這兩千多人中有造船工,而且是頂級的造船工匠。
且通過這半年的航行,他們也早就發現了,大宋的硬帆船似乎並不適合遠洋的多變氣候和風向,甚至有時候還不如成王搶來的阿拉伯三角帆船。是急需改進的。
但是,固有的思維方式讓造船工跳不開時代的局限性,無法找到解決方案,舉步維艱。
傳到趙維這兒,趙維也不懂啊!
對於古代海船的認知,隻來源於《加勒比海盜12345》。還看過抖音網紅對於黑珍珠號的一點講解。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更說不明白。
按理說,他是幫不上什麼忙的,可他還是想把黑珍珠號長什麼樣畫出個輪廓。於是,就按電影裏的模樣,畫了出來。
加上海娃這種熟悉海洋、知曉風向與帆船關係的老漁民從旁輔助,造船工還真就看懂了,而且一點就通。
一種介於宋船和阿拉伯船之間,更適應遠洋天候,甚至可以逆風航行的新式帆船,漸漸在船工腦中現出原形。
這件事,嚇了趙維一跳。
他猛然意識到,可能他腦子裏的任何一個無用碎片,放在這個時代就是王炸。
就好比誰都知道量子物理這個名詞,也看過網紅博主講“量子糾纏”吧?可是有什麼用?沒有價值,一輩子也輪不到你去研究量子領域。
但,這並不妨礙你去啟發別人。
如果讓你去給1900年的普朗克講一講,你從一百多年後道聽途說來的那些零散信息呢?
可能普朗克就能從你的隻言片語之中得到啟發,從而跳過玻爾、德布羅意、愛因斯坦和薛定諤,在一百多年前就完善了量子物理的理論基石。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才是趙維在大宋這個時代最珍貴財富啊!
不要小看這些微不足道,而且並不專業的信息。古人並不是傻子,他們有足夠的智慧和動手能力,缺少的就是那麼一點眼界和靈感。
每個人都可能是1900年的普朗克。
這深深地觸動了趙維,讓他意識到,穿越者的真正優勢可能並不是在某個領域擁有絕對的權威,而是你的每一分記憶、每一個片段都擁有價值。
所以,他要讀書。
不是為了向文人靠攏,而是知識的眼界才是打開腦中寶庫的鑰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