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奇布查商旅(2 / 2)

趙維一聽,趕緊迎了出去。

果然,夕陽中,血頭領著一眾印第安戰士,還有王勝道長等人,正沿著石涯上頭向營地而來,每個人肩上都背著不少貨物。

趙維眼尖,甚至還發現有幾個穿著印第安布袍的生麵孔混在隊中。

這裏要多說幾句,後世對印第安人的印象,都是愚昧原始的,都是頭上插著羽毛頭飾,身上不穿衣服的野人模樣。

他們以狩獵和采集為主要生存手段,確實屬於原始部落。如果按專業一點的文明等級來劃分,還處於新石器時代。

與這個時期的歐亞相比,差了好幾個時代。

但是,也不盡然。

那些對印第安人的固有印象,其實完全來源於北美印第安人,或者亞馬遜雨林中的原始住民。

實際上,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已經發展出相當發達的文明。

以阿茲台克、瑪雅和印加為代表,被稱為美洲三大文明。

這其中,瑪雅最為古老,天文、曆法,包括建築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是三大文明之中,唯一擁有文字的印第安文明。

而阿茲台克帝國是一個新興帝國,繼承了血頭部落——托爾特克人的祖地,建立起帝國。

阿茲台克的棕陶工藝獨步美洲,相當精美,而且還建立起數萬人規模的城邦。

至於印加帝國,其實印加一詞的含義,是國王、統治者的意思。印加帝國真正的名字叫塔萬廷蘇龍。

在大宋這個時期,塔萬廷蘇龍也處於萌芽時期,還沒有建立橫跨中南美的龐大帝國,隻是安第斯山脈中的一個小小王國,但也已經擁有城邦。

這三大文明都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為生存手段,甚至還有商業上的往來。

雖然有點“偏科”,在某些方麵很發達,在某些方麵又極度原始,可也遠不像後世人們認知的那樣。

而且,這個時期的中南美,除了三大文明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一點不弱於三大文明,甚至高於三大文明的存在。

那就是——奇布查王國,後世也叫奇穆王國。

就生活在後世哥倫比亞,靠近巴拿馬灣的原始森林中。

奇布查不但有著高超的種植技術,不弱於阿茲台克的製陶工藝,還擁有一定的紡織能力,對金銀器的加工手藝亦冠絕美洲。

而最重要的是,奇布查人已經可以冶煉金屬。從礦石中提煉銅,用來製造工具和武器。

實事上,幾百年後,奇布查王國被印加征服,印加正是吸收融合了奇布查的冶煉工藝,成就了輝煌的文明。

趙維派血頭南下接觸的,正是奇布查王國的外圍部落。想從他們手中得到糧食和一些必要物資,包括黃金。

而與血頭等人同行的幾個陌生人,顯然就是奇布查人。

除了他們,還有優雅的瑪雅人,是不會有人把珍貴的布袍隨意穿在身上的。

趙維迎了上去,迎接王勝等人的同時,也迎接這些奇布查客人。

而通過血頭的介紹,趙維才知道,血頭南下,走了幾百裏,終於找到一個奇布查人的部落。

他們是一個商旅部族,流走於阿茲台克、瑪雅和奇布查之間。

不但對異鄉來客沒有任何敵意,還友好地接待了他們。臨走時,更是把族人種植的玉米分出一部分帶回來。

而這一隊奇布查人,正是途經巴拿馬,遠去瑪雅的商隊。

對此,趙維自然本著禮尚往來的態度,邀請他們進入營地,並共進晚餐。

而當奇布查商人看到成堆的木料堆積在空地,不由露出驚奇的神色,問趙維是不是要在這裏建立家園。

當得到肯定的答複之後,卻是慌張的連連擺手,示意趙維不能選擇這裏,會很危險。

趙維不解,一問才知道。原來,之所以瑪雅人和奇布查人都不選擇巴拿馬這片土地安家,是因為這裏是加勒比人的地盤。

與瑪雅人和奇布查人的友好不同,加勒比人野蠻且貪婪,經常越過海洋,搶奪奇布查部落的糧食和銅器。

趙維在這裏安家,一定會招來加勒比人的打劫。

對此,趙維淡淡一笑,也不多做解釋。隻說他喜歡這裏,加勒比人如果要來,他也沒辦法。

其實心裏卻道,要真像奇布查人說的那樣倒還好了,正缺苦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