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一路狂奔,很快就跑到了煤山腳下,這時他又停下來喘了幾口氣,然後就雙手有一些顫抖的從自己的懷裏,將崇禎給他的聖旨拿了出來。
他輕輕地展開聖旨,血紅的字跡頓時映入眼簾。
“朕繼位亦有十七年矣,每天朕都想著如何使大明拜托北麵建奴的侵擾。但是卻導致建奴多次南侵,甚至都圍困了京師。同時還讓闖賊複起,天下民不聊生,最終導致闖賊攻克京師,這都是朕的過錯。
朕自感無顏麵對列祖列宗,願以死謝天下,但是全朝文武,誰敢說自己沒錯?
之前的事朕可以不在追究,但是以後希望我大明可以君臣一心,共赴國難。
為此,朕特意留下遺旨:
凡貪汙受賄者,斬
凡未戰不前者,斬
凡未得將令,擅退者,斬
凡通敵賣國者,斬
凡拉幫結派者,霍亂朝綱者,斬
另外,擢升原錦衣衛千戶,劉昊為文華殿大學士,輔佐新帝,實行新政,眾卿須聽從,若有違反,斬。”
劉昊看著崇禎的這份聖旨,頓時眯起了眼睛。原本心中的感激之情,頓時煙消雲散。
他之前以為,自己那麼做,就算得不到崇禎的絕對信任,至少也可以得到一半吧,再說了,自己冒這麼大的風險來煤山,不就是想要一份保險,以方便日後行事?
此時的劉昊,從心裏,的確是想重鑄大明,但是現在他看到崇禎的這一份聖旨,卻讓他大感失望。
這份聖旨看似擢升他為內閣大學士,並且統領新政,並且還讓百官聽從他的安排。
但是對於至關重要的一點,崇禎並沒有提。那就是兵權!
但凡是新政變革,除了皇帝等頂層人士的支持以外,更加重要的就是手裏要有兵權。
後世明治維新和百日維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明治維新因為改革派裏手中有兵權可以正麵挑戰守舊勢力,從而獲得革新的成功。
而百日維新不過是憑借皇帝的一時熱血,等到守舊勢力發威的時候,皇帝麵對源源不斷地衝擊,無奈放棄革新時,那麼領頭說要革新的人,就會被推出來當替死鬼。
崇禎令他主導新政,但卻絲毫沒提兵權的事,這擺明了崇禎是想讓他出來當替死鬼。
革新成功,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阻力太大,那麼劉昊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想到這裏,劉昊心中滿是失望。他不覺得這是崇禎忘記了,很有可能,這就是崇禎有意為之,畢竟他老朱家已經不是第一次幹這事了。
從於謙開始,到後麵的張居正,誰不是這樣?用得著你的時候,就把你供起來,完事就卸磨殺驢,連死後都不得安生。
頓時,劉昊原本想要為大明效死的心,涼了半截。
不過,這也不是說,崇禎的聖旨,一點用處都沒有,至少崇禎還給了他玉璽跟尚方劍,這樣讓他的選擇麵多了不少。
想到這裏,劉昊抬起頭看了看還在山頂的兩道身影,就把遺詔重新疊好,放進了自己的懷裏。
劉昊剛剛找到自己的藏好的戰馬,就聽到煤山上傳來一聲哀嚎:“大明天子崇禎皇帝陛下,龍馭賓天!”
聽到這一聲哀嚎,劉昊連忙抬起頭,看向了煤山山頂,是看到有一道人影,已經掛在了一顆枯樹上,身體隨即有一些輕微的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