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雲歧青穀的打賞~~)
對麵的巨大圓陣十幾倍於已方人數,有如一隻巨獸輾壓而來,聲勢端的驚人,將士們紛紛跨上戰馬,表情凝重的望向前方。
王道憐忍不住道:“將軍,他那陣滑不溜手,攻無可攻,這該如何是好?”
“哧!”衛風輕笑一聲,不以為然道:“咱們的目地不在於擊破孫恩,而是延緩他行軍,為向彌趕來爭取足夠的時間,起先本將還在想著該如何去騷擾阻攔,可這倒好,他自已擺出個烏龜陣,知我者,乃孫恩也!
此時天色已近正午,他那圓陣固然無懈可擊,卻行動遲緩,一個時辰能走個七八裏已經很不錯了,而這裏距餘姚三十多裏,他最少要四個時辰才能抵達,那時天已將黑,他如何敢攻城?莫非不怕重蹈昨晚的覆轍?孫恩必會結寨固守,明日再攻!
依行程計算,向彌該於今夜前來,到時本將有一萬五千軍在手,足以把孫恩拖在餘姚進退兩難,再過上十天半個月,朝庭援軍趕至,尋機兩麵夾擊,當可大破孫恩!”
這麼一說,眾人均是連連點起了頭,王道憐赫然道:“原來將軍早有定計,倒是妾過於緊張了。”
“嘿嘿~~”衛風嘿嘿怪笑道:“你不但心理素質不行,書也讀的太少,我寫給你們的《戰爭論》、《李衛公兵法》、《紀效新書》與《練兵紀實》你還能記得多少?來,你簡要說說《戰爭論》中第八篇第三章第二小節,關於戰爭目地的大小和使用力量的多少,隻要能說個大概就算你合格,不要求一字不差!”
“這....”王道憐頓覺臉頰滾燙火辣,後三本還好一點,雖然對軍中的行止號令、戰法行營等等諸多細節講訴的無比複雜,但細細琢磨也能勉強理解,而《戰爭論》以義理為主,主講戰爭的性質與朝政及人的關係,這簡直就象天書一樣!
其實也不能怪王道憐,《戰爭論》是西方資產階級軍事教材,以拿破倉戰爭為基礎,最初作為十九世紀普魯士王室的軍事教科書使用,後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這與中國傳統的封建性質戰爭是兩種不同的戰略戰術指導思想,盡管已經被衛風刪改了諸如火炮、炮步結合軍陣等等過於超前的論述,但公元四零零年的晉人受見知所限,不能理解也屬正常。
衛風教授《戰爭論》的目地僅為了開闊軍中將官的視野,並不嚴令掌握個中內容,當然了,如果有人能悟出些道理來,這自然是個意外之喜。
雖然王道憐張口結舌,衛風也不過多責怪,隻淡淡看了她一眼,就揮揮手道:“孫恩進,咱們退,全軍退向餘姚!”
將士們紛紛勒轉馬頭,向著餘姚方向緩緩行去,大地上,一大一小兩座軍陣相隔約兩裏的距離,以極慢的速度行進,衛風這裏還好些,他是純騎兵部隊,來去如風,孫恩軍卻小心翼翼,時刻留意前方騎兵的動靜,這沒辦法,軍陣龐大固然威力也大,但同時也是臃腫的代名詞,命令傳達的效率將逐層遞減,一旦有事發生,隻要應對稍有失措,立刻就是全軍崩潰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