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各有計較(1 / 2)

神臂弩雖然隻有一千具,但如果集中使用,威力是相當可觀的,接下來,衛風又把目光投向了弩炮。

令衛風意外的是,弩炮竟分為兩種,難怪抬了兩架,一架裝有標準箭槽,用來發射巨箭,另一架的弓弦正中是個半圓形皮套,箭槽也增加了寬度與深度,由下至上呈倒梯型並刻有淺槽,比主梁要高一些,顯然可以放置不同重量的石彈!

這與投石機還略有不同,雖然都是發射石彈,可投石機是向半空中拋射,而弩炮是把石彈當作箭矢發射出去。

與弩箭式相比,石彈式顯得更結實笨重一些,想想也好理解,石彈的重量要比弩箭重嘛。

但兩種弩炮的高度相同,都是一人半,伸長手臂可以摸到頂,主梁置於堅固的支架上方,既然研製成功,彈簧肯定應用在了扳機當中,構造則與當時老匠人拿出的圖紙稍有不同,一是在橫梁兩側加裝了鐵製齒條,使得開弓不必一氣嗬成,還可以調節弩炮的拋射力量,獲得需要的射程,二是絞盤不是一隻,而是左右各有對稱的兩隻,通體純銅,可能是考慮到隻從一麵絞動絞盤有可能會使弩炮失去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弩炮的基座大概參考了《墨子》中的記載,可以自由轉動,具有靈活的方向和仰角!

‘勞動人民的創造性果然是無窮大啊!’衛風暗暗讚了聲,就吩咐軍卒當場操作起了弩炮,與床弩、投石機動轍需要十來人、甚至數十人操作不同,操縱弩炮最多隻需要五人,四人合力絞動絞盤,另有一人專職瞄準與擊發,這既能極大的提高作戰的機動靈活性。也解放出了大批人手。

就拿當初孫恩攻打餘姚來說,衛風營中有一百架投石機,需要五千人操作。而如今,同樣的一百架弩炮。五百人已經足夠,節省出百分之九十的兵力,這無疑是冷兵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飛躍,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火炮研製出之前,弩炮可以稱為遠程投擲式武器的巔峰傑作!

軍卒首先操作的是投擲式弩炮,兩名軍卒合力把一枚一百二十斤石彈抬入了皮套內。然後立刻回身絞動絞盤在,喀啦啦一陣齒輪轉動的聲響之後,弓弦被緩緩繃到了最緊。

仔細校正了方位,一名軍卒用力扳下了扳手!

“呼!”巨大的呼嘯聲掠過。石彈騰空而出,打在大約一百五十步處,落點附近煙塵彌漫,碎石泥土有如雨點般向四麵八方激射,待到煙塵漸漸散去。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地麵竟現出了一個深約一尺,方圓兩尺的小坑,而石彈已被自身挾帶的巨大動能在撞擊地麵的一瞬間四散崩裂開來!

衛峰頓時一陣狂喜湧上了心頭,這簡直是一顆小型炸彈啊。石彈已經不是點攻擊了,而是麵攻擊,碎片的殺傷力是相當恐怖的。

還不僅止於衛風,在場的每個人都是歡欣雀躍,緊接著,衛風又命令拿較小重量的石彈試射,那幾名軍卒也渾身卯足了勁,賣力的演練起來,與一百二十斤彈不同,後麵發射的石彈並未爆裂,應該是重量不足以擊碎自身所至,而弩箭式弩炮也給人帶來了驚喜,床弩能把巨箭發射出三百步左右,弩炮卻能打到四百來步!

一次一次的震驚,一次一次的驚喜,場中眾人均是張口結舌,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此刻的心情!

好半天,馮英之子馮倫才向衛風深施一禮:“使君有此利器,破去李遜當易如反掌,屬下先給您賀喜了。”

衛風揮揮手道:“托馮司馬的吉言,再請使人轉告令尊,十日之內我將攻打李家山城,請令尊前來與我彙合。”

“遵命,屬下立刻去辦!”馮倫領命匆匆而去。

馮倫剛走,張寧卻不解道:“將軍,由安平來此不過五十裏,如果不耽擱的話,馮太守明晚可至,您為何要多留幾日?”

衛風麵帶微微笑看向了張寧,依然不開聲,和上次一樣,擺出了一副你自已想的模樣。

張寧連忙開動腦筋揣摩著衛風的用意,猛然間,哦的尖叫一聲,恍然大悟道:“末將明白了,李遜不可能束手待斃,定與周邊塢堡有所勾結,將軍是想把援軍一舉殲滅,省得依次攻打浪費手腳,將軍果然妙計啊!”

衛風點了點頭:“這叫圍點打援,但願李遜能多叫點援軍來,莫要讓我失望啊。”說著,轉頭望向了李家山城。

在塢堡半山腰的一大片建築群中,李遜父子也剛剛得到了衛風有援軍前來的消息,長子李凱冷笑道:“父親,那姓衛的不傻嘛,看來他也明白雨季快到了,急切之下不得不攻我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