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又出大象(1 / 2)

在石彈的打擊中,第二通鼓響起,也宣告了總攻正式展開,城下立時爆發出震天的喊殺聲,在木驢的掩護下,神臂營、弓箭手與攻城步卒紛紛加快了行進速度,另外弩箭式弩炮也向城壁發射踏橛箭,將一枚枚粗大箭簇釘入了石壁深處。

雖然攀城還未開始,但已經有守軍抬起滾石檑木向城下投擲,試圖把箭杆砸斷,而這時,神臂營立刻射出短矢,在啊啊啊的慘叫聲中,連人帶滾石檑木一起墜落向了城下!

剛剛釘上的箭杆被砸斷了些,卻沒關係,還可以再發射嘛。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嗡嗡嗡~~”上百個黑點突然從城內拋出,盡管打不到神臂營,卻有相當一部分砸中了還在行進中的木驢與弓手,立時就有數輛木驢當場散架,也有些戰士不幸身亡!

聽著城下發出的慘叫,範須達頓覺心情舒暢,其實他也明白光靠石彈砸不死多少人,可總是死人了不是?

“他娘的,竟也學老子把投石機埋伏起來!”城下的衛風卻是怒罵一聲,喝道:“傳令,調整弩炮刻度,把石彈往城牆後麵打!”

很快的,弩炮手紛紛把刻度加大了些,一陣陣石彈越過城牆打向了城牆後方,頓時,林邑人的死傷驟然加大,投石機的特點一是發射速度慢,二是操作人手多,石彈打到人群裏麵,往往不會隻砸死一個,有相當一部分是在落地後彈起,能一連砸死好幾個!

聽著身後傳來的成片慘叫,範須達剛剛升起了些許快意立時蕩然無存,除了學著衛風罵了句他娘的,卻沒有任何辦法!

數輪石彈之後,弓手陸續進入指定位置,近百輛木驢列成扇形停了下來,躲在下麵的軍士們迅速撐起巨盾守護在弓手前方。弓手則張弓搭箭向城頭守軍射去!

林邑軍以藤甲居多,而藤甲擋箭的原理一方麵是依靠藤條間的細小縫隙卡住箭頭,另一方麵,則是仗著以油浸過的藤條的堅韌性來硬抗箭矢。因此,弓箭手向上射的都是火箭!

霎時間,城頭就像被點燃了一樣,黑煙滾滾,連在城下多遠都能聞到一股焦糊味!

範須達急的大聲叫道:“快把藤甲脫了,快點,他娘的,這該死的天氣!”

對於林邑人來說,在旱季被攻打的確處於不利的境地,藤甲發揮出最佳效用的時節是在雨季。尤其在大雨滂沱的天氣裏,晉軍在大雨中作戰,由於弓矢不能發揮作用,攻擊力至少要減一半,而林邑人的藤甲被水浸過之後。韌性會變的更強,因此林邑曆次寇九真、九德,都是在雨季中進行。

可偏偏,敵人在旱季來了,範須達如之奈何?

城頭未被火箭射中的林邑軍卒以最快的速度脫去藤甲,包括趕來增援的戰士也不敢穿甲了,隻能赤身**作戰。但林邑人天性凶悍,又清楚城破之後晉軍絕不會放過他們,所以根本不顧漫天的箭雨強行向城下射箭!

林邑軍雖然也拋射,卻大多被晉軍的木驢與巨盾遮擋,有些人甚至橫下一條心探頭射,但隻有發一箭的機會。隻要身形一現就會被專責壓製火力的神臂營以亂矢射死,甚至都有人能中上數十箭。

不過,他們的箭居高臨下,數量也不少,有相當一部分可以越過木驢與巨盾。給弓箭手帶來一定的威脅。

可總體來說,晉軍的火力壓製相當有效,弩炮、神臂弩與弓箭由後至前,層次分明,逼使林邑軍每一次還擊都需要付出重大的代價!

茱麗婭滿臉都是震驚之色,今日的交戰,使她對於塞裏斯人的箭矢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不禁讚道:“使君,謝謝您,茱麗婭從您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羅馬人攻城,隻以弩炮作為掩護,然後用破城錐與攻城車破城,因此總要付出不蜚的傷亡,但今日茱麗婭明白了,原來攻城還可以這樣的,弓箭的確要比標槍好用的多。”

衛風的心裏卻沒有半點喜悅,他的心在滴血啊!這一次攻打林邑事前作了充足準備,不但糧草足,更足的是箭矢,包括山陰自帶的、番禺就地打造、還有在塢堡中繳獲的箭矢,以及神臂弩用的八寸鐵矢,足足有一千萬枚!

一千萬枝箭聽起來很多,但衛風有四萬大軍,他的軍中射箭是基本技能,無論射的準不準,最起碼要會射,平均攤下來,每人能分到二百五十支箭!

在唐朝國力最盛的時期,一名唐軍步卒的標配不計糧草、營帳、繩索、鍋等輔助物品,合計每十人配八匹馬、橫刀、長矛、弓箭、甲是每人都有,箭矢人均二百支,身強力壯者還有弩,這意味著,衛風把家底都掏光的遠征隻相當於唐軍的一次普通作戰,也意味著衛風隻有一擊之力,如果一次性攻不破林邑,那既是失敗,也是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