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恩卓離開之後,衛風又問道:“公義,你與王太守把市舶司籌建的如何了?”
“正要向將軍稟報!”謝公義不急不忙道:“按將軍您的要求,已全部籌建完畢,人員也征招到位,其中稻穀、白疊布、金鋼石、鐵料等關乎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按一成征稅,並采用階梯稅製,量越大稅率越低,最低可降至五分,另外您特意交待過的如玳瑁、寶石等奢侈品,征五成奢侈品附加稅,其中琉璃製品稅率翻番,您請看,初步計劃已詳盡列出。”說著,掏出份簿冊遞了過去。
所謂的稅,是到岸就交稅,不管賣沒賣掉,而且全部以金、銀、銅等金屬貨幣征收,其中商品基準價的確定是按照番禺市麵上的該類物品的平價價格打七折計算,比方說琉璃珠十羅馬金幣一枚,打七折是七枚金幣,按一倍的奢侈品附加稅征收,稅額為七金幣。
當然了,嫌稅率高可以不把商品運上岸,但是如果有走私行為,在檢查中拿不出完稅憑證的話,那麼對不起了,除了全部沒收,還得處以貨物總價值五到十倍的罰款,沒有錢也沒關係,可以服勞役嘛,何時拿錢來贖,何時放人,拿不出錢,隻能當一輩子苦力!
衛風不清楚唐宋時的市舶司是如何征稅,他是按照現代社會的關稅來征的。
衛風看的非常仔細,好半天,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來人,把王太守請來!”
“遵命!”兩名親衛領命離去。
衛風、謝公義與鄧逸則紛紛落座。一邊品苟一邊閑聊。
衛風問道:“公義,請恕我問個私人問題,你們謝家去年賣了多少茶葉給羅馬人?是按什麼價格賣的?”
謝公義立時現出了古怪之色,忍著笑道:“賣了五千石,每石一百羅馬金幣。”
“哦?”衛風與鄧逸全都動容了,這是把樹葉賣出了絲綢價啊,尤其衛風更是清楚,別看現代社會某些珍稀古樹上出產的茶葉能賣出一兩幾十萬的天價,可在這時,茶葉並沒有精細的品種與品級分類。甚至采摘都沒有講究。大葉子小葉子包括頂芽一起摘,究其根本,還是由飲用方式造成的,把做菜的調料放入茶水。又如何能品出茶樹不同部分的口味差別?茶葉無非是江東士庶習以為常的一種普通飲料罷了。與品味和文化暫時還未搭上關係。茶葉的價格其實很便宜的,衛風雖然不清楚具休價格,但一石茶葉絕不會超過五枚羅馬金幣!
見著二人的目瞪口呆模樣。謝公義微微笑道:“別說將軍與鄧將軍驚訝,既便是當時的公義,與後來得到消息的家叔夫婦,也是驚的合不攏嘴呢,說起來,這全是那管事的功勞,他最初的報價是每石一百五十金幣,與那安東尼奧老鬼砍了半個時辰的價,才一點點的殺到了一百金幣,可笑的是,最後安東尼奧還想拿出琉璃珠騙取茶葉,當然被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衛風可以想象出安東尼奧掏出琉璃珠之後,大肆吹噓如何如何值錢時的情形,不禁又好氣又好笑。
‘他娘的,這老鬼死性不改,等下次再來,老子再送你份終生享用不盡的厚禮!’衛風暗暗咒罵了句,又笑道:“對了公義,如今咱們有了充足的金銀,還有一座金山正在開采,已經足夠發行金銀幣了,如果半年之內發行,你認為可有問題?”
謝公義沉吟道:“武皇帝太康年間,一斤黃金兌十萬五銖錢,而在番禺流通的羅馬金幣經測算,實際購買力與之大致相當,因此可以暫時以此為基準,一斤黃金鑄百枚金幣,每枚金幣兌一千五銖錢,其中金銀的約定成俗比價為一比五,也就是說,一枚銀幣可兌兩百五銖錢。
公義找了些足值五銖錢,稱量過後的重量為十三斤,顯然不便於大量攜帶,因此把金銀幣推廣開來,將能有效的促進商貿流通,既然將軍金銀充足,發行自是不成問題,隻要足值不假,無非是模具與鑄造費些時間罷了,但不會超過半年。
不過,公義有個提議,五銖錢雖然麵值小,重量大,卻不可少,而將軍您已經成功融出了鋼水,料想軍中的用銅量會大幅減少,所以,公義的意思是,五銖錢也同時開爐,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衛風不假思索道:“我下個月得去找慕容熙討還本利,這事你看著辦吧!”
謝公義現出了苦澀的笑容,微微點了點頭,自從來到了番禺,從表麵上看,衛風南征北戰,整天不擱家,顯得多忙碌似的,可謝公義是有苦自己知,論起辛勞他一點都不比衛風差,操持政事也煩人的很,好容易市舶司告一段落,緊接著又要鑄幣,就是個操勞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