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風也是目光閃爍,胸中臆滿了豪情壯誌,對於他,一統天下才是第一步,接下來,他要在有生之年,打造出一個萬古不破的帝國,走出王朝三百年一興替的曆史輪加!
好半天,衛風才轉頭吩咐道:“來人,把長孫嵩帶過來。”
“遵命!”兩名親衛匆匆而去。
不多時,麵容臘黃,兩眼死寂的長孫嵩被帶到了衛風麵前,對於長孫嵩,並沒有五花大綁,畢竟營裏有數萬大軍,根本不可能讓他跑掉。
衛風淡淡一掃,問道:“長孫嵩,你想死還是想活?”
“嗯?”長孫嵩那死寂的目光中泛出了一絲秘不可察的神彩,卻強作鎮定道:“死又如何?活又如何?”
衛風淡淡道:“想死容易,本將現在把你斬首,將你的首級托我朝使者捎帶回建康請功,想活,待我大軍攻城之時,你於城下喊話,勸說你的族人舉義,本將可赦免你長孫氏死罪!”
“這”長孫氏與拓跋氏的關係可追溯到拓跋什翼犍時期,逐漸受到拓跋氏的信任,成為了拓跋氏的腹心仆族,卻又不如賀蘭氏那樣勢**人,因為長孫氏隻是鮮卑人中的一個小姓,而不是一個部族,所以受拓跋氏的恩寵已經有數十年了,兩族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衛風要求長孫嵩背叛拓跋氏,他從心理上難以接受。
可是不答應,首先是自己被斬首。這是毫無疑問,當初張檢把長孫嵩獻給衛風,衛風連見都不見,這從側麵說明了長孫嵩沒有價值,沒有價值的俘虜連條狗都不如,殺不殺全憑著心情喜好,長孫嵩自己也能猜出,因此他不認為衛風是在虛言恐嚇。
另外平城被破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晉軍必然會屠城,自己的宗族幾乎不可能逃出生天。答應下來。雖然要承擔風險,卻有一線生機,至少自己可以活命!
長孫嵩咬咬牙道:“我族連同長孫肥一係合計有族人近千,老夫可試著勸說。隻是不知將軍會如何處置我長孫氏?”
衛風不假思索道:“離散部族。改長孫姓為孫姓。以父母子孫為單位,遷入湘廣二州定居,發放田地。照章納稅服役,他日族中子弟未必不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長孫嵩的臉麵現出了一絲苦澀,其實他有那麼一丁點為衛風效命的心思,長孫氏世代良將,領軍作戰自有一套,但衛風根本沒有任何招攬的意圖,他還偷偷觀察了衛風的麵色變化,這才確定,人家的確是不需要他。
他明白,部族被打散後強行遷入湘廣,就永生永世都別再想叱吒草原了,更狠的是,連姓都給改掉,長孫好歹還是拓跋氏的姓,孫姓,則是最正宗的晉姓,孫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說起來,還是衛風的衛姓分出去的一支。
部族改為孫姓,本輩還好些,但下一輩乃至之後的輩份,在時間長河中,又有多少人會記得自己是拓跋氏的血脈?不出百年,將會被徹底的歸化為江南人士!
然而,不同意的結果是宗族被屠,一絲血脈都別想傳續!
形勢比人強,長孫嵩別無選擇,無奈的稱謝道:“老夫代我族人多謝將軍手下留情。”
衛風意味深長道:“長孫嵩,你應該慶幸被崔公捉住,要不然,你哪來與我見麵的機會?你說可是?”
“那是,那是!”長孫嵩訕訕應道。
衛風點了點頭,向朝庭禁軍吩咐道:“你們,把九錫搬入帳中,小心輕放。”說著,就招呼上眾人向回走去
第二天一早,朝庭使臣匆匆離開,這一行上百人根本不敢在衛風的軍營中多呆片刻,畢竟衛風上表自請為明王,連公都跳過去了,這擺明了是謀奪晉室江山的節奏啊!
不知不覺中,時間來到了十一月十日,這一天,洗恩卓領兩萬八千餘軍返回,說明攻打雁門陣亡了千多人,但帶回的首級有七千餘級,其中還有雁門太守悅力延!
次日,衛風就決定攻打平城,因為河東魏人必然會發瘋般的反撲雁門,早先衛風是打算以雁門為絞肉機來大量殺傷魏人的有生力量,可是在采納了崔浩的意見之後,必須要給魏人保存一定的力量,否則即使入了關中,也遲早會被姚興吞並,反而白白壯大了姚興,隻有對姚興構成威脅,姚興才會投鼠忌器,允許魏人暫時入關中。
十一月十一日清晨,各營中鼓聲震天,號角長鳴,從四個方向,一隊隊軍卒越過壕塹,於城下布置起陣形,主攻是南門與西門,東門作為牽製,而北門以防守為主,在平城的西北方,還有座城為盛樂,雖然兵力不多,卻也要防備著出兵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