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覓封候(1 / 2)

吃了三天的同學酒,簡恒又請了一次,預示著蒙大拿訪問團的省城之行正式結束了,下一個前往的就是鬆潭市,在鬆潭市的行程就沒有省城那麼長了,一天的時間,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就得往石花縣去。

省政府這邊派了三輛大巴,並且由一位省商務委員會的主任陪同,同行的還有胡承治和喝過酒的方主任,一位新麵孔則是簡恒的同學徐冠寧。

一路上簡恒和胡承治坐在後座倒數第二排,在兩人的身後則是坐著徐冠寧和方主任。

徐冠寧靠著走道的位置,而方主任呢則是靠著窗,一路上都是簡恒和胡承治聊天,時不時的方主任這邊插上一兩句話,保持著存在感,至於徐冠寧則是全程都是閉著嘴巴,時不時的還幫著車上的工作人員給客人們分點水什麼的。

四人兩個座,等級分明,層次森然,懂的一眼便能分辨的出地位高低來,就算是地位最低的徐冠寧這邊也是引得車上好些個工作人員的羨慕,有的時候有資格陪領導坐著也是一種親近疏離的表示不是?很明顯現在那個姓徐的入了領導的法眼嘛,前途可期啊!

簡恒這邊和胡承治探討的還真的是大問題,說是探討,其實就是以簡恒在美國觀察美國的農業發展,來看中國農業發展目標。

中國的農業問題其實很落後。這話一說出來可能立刻就會有很多的愛國人士跳出來大罵簡恒數典忘祖,什麼在美國活了幾年就忘了中國農民用大米把他養這麼大了。

不管扣什麼樣的帽子,事實就是事實,現在美國的農業發展到了哪一步?全機算機控製,施肥的精準度可以到每一個根植株。人家一個家庭幾口人可以管理上萬畝的土地,人家的種植效率不知道是中國農民的多少倍,這也是事實。

全新的科技帶來的整個農業的大變革,現在信息化的牧場生產效率,就連美國現在很多機械化的農牧場都受到了這些高科技農牧場的挑戰,更別說國內大都是一家幾畝地,一台拖拉機解決問題的小農業了。

但是現在一個問題是,如果中國牧場的集約化,信息化,必然會帶來很多農民失業,那麼這些農民的出路又在哪裏?

老實說兩人討論這個有點兒扯,題目也有點兒太大,這問題不是簡恒有資格去解決的,也不是胡承治這邊可以說上話的,但是胡承治還就是問了,簡恒這邊也就當著胡侃吹牛打發時間的話題談了。

所有人都明白,中國農業集約化、信息化是唯一出路,因為隻有這樣中國農業的競爭力才能上來,不光是競爭力上來,同樣的地集中管理還能帶來更高的產出,但是在無數的好處之外,壞的方麵就是如何解決這些失地農民的生計,這可是天大的事情。

簡恒想到什麼侃什麼,當然簡恒對中國農業也不太熟,國內部分都是蜻蜓點水,談個大概,他主要侃的是美國那邊的農、牧業運作方式,胡承治這邊則是結合美國農牧業的情況,思索中國的事情該怎麼解決。

時不時的方主任這邊給一個江南省的數據,這些數據到是讓簡恒對於方主任另眼相看,原本簡恒以為這位就是一個官僚,沒有想到這位說起很多數據來居然是頭頭似道的,這讓簡恒覺得公務員中混出頭的人還真的不是像自己以前想的那麼簡單。

車隊這邊轉彎進出了高速,還沒有到出口的地方,便看到市裏的接待人員已經在迎接了。

“沒有想到趙秘書長親自來了”簡恒輕聲的說了一句。

身後的方主任笑著提醒了簡恒一句:“現在已經不是趙秘書長了,是趙市長,代市長”。

“哦!原來級別上來了”簡恒這才想起來,這位趙秘書長已經升官了。

再一想也對,蒙大拿的代表團放到省裏不算什麼,但是市裏那肯定不是政府就是市高官過來,市裏再派一個主任過來,蒙大拿怎麼說也是省一級的級別,議長怎放到這邊怎麼說也得是個正省的位置,市高官市長不出麵那就是態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