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秘密武器(加更)(1 / 2)

第二節上替補,林森直接拿上了巴裏亞、海德、巴恩斯以及米爾莎普和佩特羅。

這套陣容一上場,爵士隊球迷滿場狂噓。

講道理,這裏好歹是鹽湖城,全上替補是不是有點太看不起他們了!

好歹斯隆還留了基裏連科和奧庫在場上。

領先個4分就能這麼看不起人嗎?

林森卻是一臉笑意,心中誹謗不已:一群沒見識的家夥,就是因為看得起你們才拿出了這套陣容。

這幫小夥子練了也好多天了,是時候亮瞎你們的眼睛了!

是的!

林森被那幫所謂的專家搞得心裏可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嘴上不說是不想樹立刺頭形象,可心裏早就想了一個大招等著了!

他特意拿出了本來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才拿出來的殺手鐧,想讓那群專家再評價一下。

林森信心滿滿,第二節開打,第二陣容打球的過程也沒讓他失望。

他不失望,鹽湖城的球迷就驚訝了!

因為他們看到了十幾年看球以來最詭異的一幕:巴裏亞衝擊防線分球到外線,海德、巴恩斯包括米爾莎普都特麼在外麵扔三分。

內線就留了一個佩特羅在裏麵搶籃板。

可偏偏是就這麼一個佩特羅,他拿了球第一反應還不是進攻,而是將球甩到外線,由著他們繼續扔三分。

開局四分鍾,超音速隊已經出手了快十二次三分!

而且出手一點都不猶豫。

這個年代三分還沒有後來那麼重視,所有投三分的選擇一般都是最後時候搶分或者是頂級球星自己拿球時才會出現的投籃選擇。

就算有些球隊擁有外線射手,三分依舊不是主流武器。

像超音速隊這樣一上來就投三分,連內線都不進的射手群,不隻是鹽湖城的現場觀眾,就是電視機前的球迷們看得也是一臉的懵逼。

這,這又是什麼打法?怎麼有點看不懂呢?

不是距離籃筐越近,命中率越高的鐵律嗎?超音速隊這麼反其道而行嗎?

而且,分差越拉越大了是什麼鬼?

眾人懵逼,林森獨醒。

這套體係自然又是抄襲的,09年魔術隊打入總決賽的體係弱化版。

以擁有籃板能力的中鋒在內線的前提條件下,三個射手三分線外埋伏,隨時出手,都不要運動能力,誰在空位誰就出手。

為了防止對方擴大防線。

擁有突分能力的巴裏亞便是牽動防線最好的一把利刃。

誠然這套陣容因為防守太弱的原因,不能打對方的首發,可在同樣派上了第二陣容的前提條件下,這套陣容便有些不講道理了。

尤其,超音速這邊還是領先的狀況下,球員投三分毫無負擔,進不進都沒事。

而當投手沒有負擔之後,那命中率可以說是直線上升。

並且投三分的風險大,收益同樣也大。

一個三分頂對手兩次進攻數。

眼瞧著分差超過了兩位數,斯隆不得不提前換上首發,德隆以及布澤爾重新上場。

林森沒有動靜,這是他第一次派上這樣的替補陣容,想看看這幾個家夥的極限能到什麼地步。

德隆和布澤爾真的不差,他們一上來,爵士在進攻端的活力便恢複到了正常水平,此消彼長,超音速隊的三分開始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