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比賽開始,由於5分的差距不算大,兩隊都沒敢大規模的換首發,隻是換了一個兩位置的球員,甚至馬刺替補上來後的實力不減反增。
因為這個賽季的聯盟最佳第六人馬努吉諾比利登場了。
三駕馬車集體出動,自然是威力更盛了。
這也是林森選擇在第一節最後拚一把的原因,吉諾比利上來,馬刺隊的進攻點又多了一個,壓力也更大了。
不拚一把都不行。
林森也進行了變陣,將漢密爾頓提到了三號位,將伊戈達拉放在了二號位。
這樣可以避免伊戈達拉在攻防兩端直接跟芬利對位,而波波維奇若是想製造芬利和伊戈達拉的錯位單打,那他也可以利用這一點反過來安排戰術。
當然這套陣容的前提條件是波波維奇將鮑文拿下去,若是後者在場,他也隻能讓漢密爾頓來麵對後者。
畢竟不是誰都能擺脫鮑文糾纏的。
這樣變陣,超音速隊隊的進攻能力明顯增加,火力不間斷,但問題是馬刺隊在三駕馬車的帶領下也是連連得分。
雙方處在了互爆的情況下!
但林森和波波維奇這個時候都沒有再指揮或者喊暫停,對攻到這個時候,任何的戰術都不是問題了。
接下去要比的就是持久力了!
同樣是做不可描述的事情,爽度相同的情況下,自然是持久力更盛者能笑到最後,抱得美人歸,這是真理。
而且一夜十三次朗肯定比三秒男自信的多,這還涉及到一個氣場的問題。
分差就這麼在3分到5分之間不斷變化,打了5分鍾的時間,雙方沒有叫一次暫停,都兩手環抱於胸前,盯著場上的形式變化。
高強度的對轟令兩隊的球員體能出現了些許的下滑,畢竟第一節大部分球員已經打滿了一正常。
可林森依舊不叫暫停,他必須等,因為他的暫停數少了一個,如果再叫的話,那到下半場沒有機會主動布置戰術也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而且他堅信波波維奇肯定會先叫暫停,他有不得不叫的原因!
果然,沒多久,老爺子便動搖了,開口叫了暫停。
林森心中鬆了一口氣,總算是贏一次了,轉頭看了一眼觀眾席,心道:能逼得波波維奇主動叫暫停還得感謝他們啊!
如果不是超音速隊的主場,那先叫暫停的肯定是林森。
因為首發球員的體能一旦出現問題,在最後關頭這些觀眾鬼喊鬼叫的時候,角色球員哪裏能頂住壓力啊!
所以波波維奇肯定不願意出現那樣的情況,必須請求暫停,為了換人,也是為了再提一下接下去的比賽打法。
兩邊同時大規模換了替補,林森換了四個,隻留了伊戈達拉在場上,後者在第一節沒怎麼打,體力不存在問題。
其他換上來的球員分別是控衛巴裏亞、得分後衛海德、大前鋒米爾莎普以及中鋒佩特羅。
馬刺那邊也換了四個人,隻留下了妖刀,並且讓吉諾比利出任一號位,其他位置分別是第一個罰球線起跳的白人球員得分後衛巴裏、防守專家小前鋒尤杜卡、怪異的三分大個投手大前鋒馬特邦納、中鋒則是進攻手段隻有中距離跳投但卻能積極防守的托馬斯。
看得出來這套陣容核心點隻有妖刀,波波維奇是想通過妖刀的突破牽製力給其他點創造投籃空間。
對於這樣的打法,林森的防守重點不用說,跟防守勒布朗一樣,單防吉諾比利,其他點鎖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