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教練法則第一條:當手下球員的心態出現不穩定情況時,對待他們的態度就不能再跟以前一樣。
再要求他們在攻防兩端表現得跟往常一樣,也是有些想太多。
這種時候,可以要求的隻能是防守端或者是進攻端其中一側,隻有減少了球員身上的擔子,才能讓他們穩定下來。
真要是進攻端和防守端都安排了大量的任務,隻怕球員的心理負擔會加重。
這便是林森一上來便叫暫停的原因,他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不等待——他從來不是一個會等著看的主教練,在他潛意識裏認為這樣的陣容有風險時,他便會立刻調換陣容。
聯盟有很多的主教練。。。簡單的說,就是不作為,不是真的不作為,而是在隊伍處在逆境的時候經常看不到他們有任何的變陣。
很明顯的兩個例子,騎士的泰倫盧,還有快船的裏弗斯,說來他們兩個還是師徒,當年泰倫盧便是在裏弗斯手下做的助理教練。
不過兩個賽季的時間,泰倫盧便出名了,被騎士隊挖到了他們的助理教練團,當時給出了助理教練中最高的年薪合同4年650萬,你能說這家夥沒本事嗎?!
還有裏弗斯,巔峰時期是快船隊的運營總裁加總經理加主教練,絕對是一手遮天,大權在握的掌權者,你能說這家夥隻是靠著三巨頭混來的“冠軍教頭”?
顯然,不能這麼認為,存在即合理,這兩個家夥既然有這樣的成績就說明他們兩個人是得到行業認可的。
這一點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也很明顯,能得到行業內如此認可的人絕對不是不懂球的人。
就林森看來,這兩貨之所以屢屢在關鍵時候無作為,兩個原因便好解釋,一個是放權,他們希望球員自己主導比賽,無論是騎士隊還是快船隊,陣中球員的自由度都比較高,從上一世胡德敢拒絕上場,格裏芬敢永遠死在高位不進內線便可以看出來。
真要是波波維奇、拉裏布朗這樣對球隊掌控力很高的主教練,早讓這兩貨麻溜滾蛋了!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他們做出的改變沒有達到訓練賽時的效果,想給陣容多一點時間和機會。
說白了,就是心大,能等!
火燒眉毛了,還能吃個魚丸再滅火。
林森跟這兩個家夥算是完全的兩種人,除非刻意為之,要不然他的執教風格永遠是寧缺毋濫,你今天狀態不好就立刻下場休息去。
務必保證在場上的陣容是當前最合適的陣容。
眼下超音速隊球員們的心理負擔太大,那就立刻改變陣容,變進攻體係為防守體係,穩紮穩打,先將情緒平複了再說。
這是林森謹慎的一麵,也是他性格方麵的折射,沒把握的事情他不會幹,就像這個賽季馬克加索爾要走,他明知道可以留,而且對方也無能為力,可他擔心雙方鬧僵,導致這個籌碼價值大打折扣,所以他選擇了最短時間內最大的價值利益,以最快的速度將手上的危險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