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聯盟停擺帶來的影響(1 / 2)

促使漢密爾頓做出決定的原因。。。是因為聯盟停擺!

NBA向來有兩個戰場:一個是賽場上球隊之間的明戰,另一個是球員和老板之間的“勞資”暗戰。每當勞資協議要重新談判之時,整個NBA多少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NBA曆史上因為各種原因發生過5次聯賽“停擺”的情況。1998-1999賽季,當時的NBA資方要求限製大牌球員收入過高的情況,在商談無果的情況下,聯賽最終“停擺”,喬丹也隨之退役。

而這一次,為了防止聯盟停擺,各個隊伍的老板與球員工會早早地便進入了談判,隻是很可惜,事與願違,根據最新傳出的消息,在7月1號剛剛結束,經曆長達近三個小時的終極談判之後,球員工會和資方代表仍然沒有就新的勞資協議談判達成一致。

這個消息包含的內容很多,無論是長達近三個小時的時長,還是終極談判這四個字都在漸漸表明一件事情——NBA時隔10年後,極有可能再度發生停擺。

就林森知道的,是肯定會停擺。。。

值得一說的人,是邁克爾喬丹,十年前他作為員工代表出席了談判,義正言辭地要求給巨星一個更高的價位以表明他們的身份。

而十年後,三十家NBA球隊的老板共聚一堂時,叫囂著“超級巨星要的太多”,聲音最響的老板,赫然也是他邁克爾喬丹!

也難怪,當籃球之神放下了籃球,穿上了西裝打起了領帶,坐在辦公室裏數錢時,自然也意味著他跟那群穿著球衣渾身臭汗味的家夥不再是同一路人了!

哪怕。。。他曾經是那個陣營,那現在,他也不是了!

還是那句話,時間黑了木耳,軟了香蕉,還讓一個人,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按照道理來說,林森作為球隊總經理,也該是這場資本主義之間博弈的參與者,畢竟,勞資協議簽訂之後,玩弄規則的不是那幫老板,更不是那幫球員。

而是他們。。。這三十位球隊老板的代言人。可林森卻避得很遠,能不參加就堅決不參加。。。

就算他不是來自於未來,那這場博弈他也看得很清楚。。。再如何僵持,最終都會各讓一步,讓停擺的聯盟,重新活泛起來。

本來。。。這就是一場商業遊戲而已,遊戲既然已經開始,並且成熟,又怎麼會停下來呢?

球員自然不必說。。他們從小苦練球技,為了不就是能進入NBA,早早成為人生贏家嗎?真別說什麼籃球是夢想,在NBA打球的,都是老天爺賞飯吃。

有夢想的在這個圈子反而混不下去。。。

至於老板。。。NBA將近70年的曆史,讓各隻球隊的商業價值超過了億為單位的資金,就拿山貓來說,喬丹當年賣下它花了近4個億!

4個億!

這恐怕對於擁有無數個小目標的王爸爸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起碼也是中等意思左右的數目。

首富眼裏尚且如此,這些球隊老板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