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利堅的體壇一共有四大聯盟:NFL、MLB、NHL以及NBA。
四大聯盟,都曾先後發生過停擺,不過,結局迥然,NFL以及MLB以自身的雄厚基礎逼迫球員乖乖就範,而NHL卻因為那次停擺成為了四大聯盟中墊底的存在。
NBA綜合實力稍稍高於NHL,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日後比肩兩位老大哥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他們同樣也禁不起折騰。
一來NBA還很年輕,球迷群體數量看似龐大,但大多都是最近二十年培養出來的,還沒有完全形成死忠那般的簇擁,可以想象,沒有了NBA,這些球迷很快就會轉戰NHL或者MLB;
二來,球星之於這個聯盟的影響遠遠要比其他三個聯盟更突出,NFL可以憑借一群看門人、搬運工等業餘選手保持競爭力,是因為橄欖球這項運動本身的比賽機製更為暴力,隻要形成對撞,必然是火星四濺;至於MLB,它的下屬小聯盟中擁有著一群實力不弱的替補。所以,這兩場停擺最終以資本方獲勝了。
NBA的各隻球隊老板禁不起這樣的折騰。1990~1999賽季停擺使得聯盟通過喬丹好不容易積攢的人氣消失殆盡的情形至今曆曆在目。
斯特恩不會也不可能讓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這次停擺從事後的結果來看,更像是資本方一次撒嬌,等那股作勁完全撒完之後,聯盟又恢複到了原樣。
至於什麼硬工資帽,還有什麼總支出不能超過20億的規定,看似最後球員一方選擇了妥協。
可惜到後來的17年,聯盟各支隊伍的支出加在一起卻已經超過了21億。
這也不奇怪。
談判的時候,各隻球隊的老板還能心連著心,可回到了自己的家,誰不希望捧杯的是自己手裏的球隊。
再加上通貨膨脹和新的轉播協議的簽訂,是個球員都敢要頂薪,這錢還不得嘩啦啦流出去啊!
當然。。。這是後來的事情。現在,一切的好戲剛剛開始罷了!
。。。。。。
7月底,聯盟正式停擺的一個星期後,聯盟接二連三傳出明星球員以及實力球員簽約海外的消息:jr史密斯、錢德勒以及布魯克斯先後加盟華夏CBA;國際球員以迪奧為首陸續進入海外各大聯賽。
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聯盟大概出現了數十名NBA球員流出的情況。
隻是,雖然有這麼多球員流出,資本方卻依舊一言不發,在他們來看,這不過就是一群跳梁小醜在演戲而已,他們相信,更多的球員撐不了多久!
本以為是一陣風,可誰都沒有想到這股海外淘金的風潮在一個星期後越刮越猛,作為聯盟第一人的科比在沉寂多日之後正式宣布也將加入這股海外淘金的風潮之中。
之後不久,關於科比海外淘金的最新進展也陸續曝光——有消息稱,科比無限接近加盟華夏CBA的山西隊。。。
這個消息算是引起了一陣不小的水花,開玩笑,聯盟的門麵要走了,這哪裏還了得。
8月初,聯盟宣布正式停擺之後的第一次勞資談判開啟。。。隻是很可惜,這一次依舊沒有任何的進展。
資本方和球員工會在球員與球隊的收入占比這一塊發生了嚴重的爭執,雙方各執一詞,誰都不願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