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反坦克槍射擊(1 / 2)

“如果現在能夠擁有STG44突擊步槍,和MG42通用機槍就好了,絕對能夠多殺戮一些日本鬼子的!”

當王長貴一到達天河區日軍發動總攻擊的前線時,他一邊看著那些正在拚命後撤的粵軍士兵感歎道。

因為在這些粵軍士兵的後麵,日軍的坦克群和裝甲車群也是氣勢洶洶地追擊著他們。

隻要慢一點速度逃命的,不是被日軍坦克上的坦克炮給轟殺掉;就是被坦克上的機槍,和裝甲車上的機槍給射殺掉。

總之對於沒有裝甲部隊的那些粵軍殘兵部隊來說,他們的性命就在於他們的逃竄速度。

生死一線,隻在於一瞬間。

不過那些躲避在大街小巷裏麵的粵軍卻是有部分成功地躲避掉了日軍的裝甲群的殺戮,而和那些後進過來的日軍步兵進行巷戰。

“快過去幫助他們對方那些日軍坦克群,和裝甲車群!”

見此,王長貴也是快速地下達著命令道。

而這時他也是把追擊背上的反坦克步槍拿了下來,並且和已經彙合到了一起的護衛伍誌偉他們一起將他們身上所有的反坦克槍全部拿下來,準備殲擊那些日軍的裝甲群。

不多久6支13mm的毛瑟M1918反坦克步槍,由於槍實在是太重了,所以王長貴他們就分為由兩名士兵組成一個小組;一人擔任射手,操作又大又沉的步槍,另一人為觀察手;負責指示目標和觀察射擊效果,這種配置與當時各國興起的狙擊小組相近似。

與經典的毛瑟栓動步槍同樣,M1918是一枝單發栓動步槍,口徑13.2毫米;帶腳架和V型表尺,刻度從100米到 500米,但實際隻能對付300米以內的有防護目標。

不過這類13.2×92毫米毛瑟彈雖然能夠擊穿25毫米厚的裝甲板,不過子彈的動能往往也就全部消耗在擊穿25毫米厚的裝甲板上麵;當貫穿裝甲板後的毛瑟彈,也就會經常性的失去了殺傷力,所以如果要正在殺傷坦克裏麵的人員的話,那麼就必須要真正擊中坦克的重要機件部位,或者由側麵擊穿裝甲,這樣射擊的話才能夠殺傷坦克裏麵的人員,然後讓這些被擊中的坦克退出戰鬥,或者是被擊毀在地上報廢掉。

不過對於擊毀那些全重隻有15噸,有4名乘員,和裝有一門57mm短身管火炮,以及裝甲厚度隻有25mm的日軍九七式薄皮坦克,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且現在的王長貴還準備好了不少的特種彈,例如有sme半穿甲彈、smk穿甲彈、smk(g)穿甲彈、pmk穿甲燃燒彈、smkl穿甲曳光彈、smkb燃燒試射彈等!

所以在即將到來的反坦克和裝甲車的戰鬥裏麵,王長貴他們絕對可以讓那些日軍的裝甲部隊減損不少的坦克,和裝甲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