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後,柴再用下達了子時攻城的命令,令徐知誥主攻側門,自己在正門佯攻吸引對方注意力。徐知誥心裏現在盼著打仗,他巴不得現在就進攻,然後一鼓作氣拿下宣州,向養父徐溫獻上一份大禮。天黑後徐知誥領兵悄悄向側門逼近,子時一到,柴再用下達了進攻命令,大軍先用火器炸城,城上守軍炸死炸傷不計其數,對方陷入了一片混亂,但守軍並沒有後撤,為了調動側門的守軍給徐知誥創造戰機,柴再用命令大軍開始猛烈攻城,雙方戰鬥進入了白日化,傷亡都很大,對方不停有人增援。徐知誥見此情形,立刻下令攻城,他如上次一樣一馬當先,城上的守軍猝不及防,先是慌亂了一陣,隨後很快穩住了陣腳進行頑強的抵抗。他們向城下發火器,攻城士兵接連倒下,進攻受到很大阻礙。大軍艱難推進到城下,城上又開始射箭、放火、砸石頭,不少雲梯被火直接燒毀了,有些人從雲梯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摔死的也重傷失去了戰鬥力,偶爾有幾個人爬到雲梯頂端,還沒來得及攻上城,就被城上的守軍殺死了,眾人不停撞門,可門始終撞不開,雙方進入了拉鋸戰。城攻不上去,門撞不開,兵士倒下的越來越多,徐知誥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正麵,柴再用遇到的情況與徐知誥一樣,守軍抵抗異常頑強,似乎有與城池同生共死的架勢,為了給徐知誥創造機會,柴再用一連組織了幾次攻城,想繼續吸引對方注意力,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徐知誥那邊依然沒進展。攻城的將士很勇敢,沒有一個後退的,但傷亡不但增加,柴再用看到這一切,一麵佩服李遇,一麵下達了撤退命令,進攻再一次失敗。
回營後徐知誥與眾將領都覺得窩火,柴再用安撫大家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各位莫要自責,李遇善用兵,他經營宣州多年,城池堅固。再說宣州是他大本營,宣州丟了,那他李遇還能去哪?所以他肯定會頑抗到底。李遇準備充足,以後我們再強攻,恐怕勝算會越來越渺小啊!”
這時有一個將領說道:“那將軍,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柴再用看看大家說道:“各位可有什麼好的妙計?”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也沒有說出令柴再用滿意的法子,這時徐知誥突然說道:
“將軍,宣州城固若金湯,既然主動進攻不成,那如果我們能把李遇引出城與他交戰,可能會有取勝的機會。”
柴再用聽完眼睛一亮,“徐公子的想法倒是不錯,如果李遇能出城的話,我們就有勝算,畢竟我們兵力占優,不過怎樣讓李遇出城呢?而且他會不會出城呢?”眾人一陣討論,有的說在城下罵他,把他罵出來,有的說學孫臏“增兵減灶”誘他出城,但最終也沒想到令大家都滿意的方法。
一連幾天雙方都沒有動靜,徐知誥找到柴再用,說自己可以帶兵誘敵,給李遇製造我軍潰不成軍的假象,引誘他出城追擊。柴再用覺得可以試一試,畢竟久攻不下對士氣影響很大,再者朝中徐溫還在等消息,如果一直拖下去,自己也無法交代,於是同意了徐知誥建議。柴再用先領兵在宣州城外隱蔽起來,徐知誥假裝進攻,攻打一陣後就撤退,還下令把軍旗,輜重等扔在城下引誘李遇出城追擊。不過一連幾次,李遇隻是打退徐知誥的進攻,沒有一次出城追擊的,柴再用對徐知誥說道:“李遇看來是不會出城的,他很清楚當下的形勢,自己兵力處於劣勢,依城可以堅守,出城後他便失去了依靠,無險可守,況且他也料到我們會在城外設伏。”誘敵失敗了,此後雙方進入了對峙階段。
四
朝中的徐溫得知柴再用攻打李遇不順,也召集一群人商討對策,事已至今,徐溫必須拿下李遇,否則不僅朝中有人幸災樂禍,那些不服自己的楊氏舊將會蠢蠢欲動,趁機作亂。
這時徐玠獻計:“大人,李遇的兒子目前正好在廣陵,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抓了他兒子還怕李遇不束手就擒?”
徐溫想想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用兒子來要挾老子了,雖然李遇的兒子是楊行密的女婿,但事到如今也顧不得許多了,於是他命人抓了李遇的兒子直接送到前線。李遇很喜歡這個兒子,當他在城頭看見兒子被綁心如刀割,於是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