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婚事至(1 / 2)

“趕不回來,就改日子。”虞未晚並不在意,繼續埋頭與手上的針線、繡圈做鬥爭。

都怪她娘親,說什麼新婦要給夫君親手做點女紅放在嫁妝裏,她哪裏會做女紅,最後就隻繡一塊帕子。

嬤嬤先是給了雄鷹的繡樣,但她還沒繡兩下就戳破了手指,嬤嬤無奈便隻讓她繡個“晚”字。

“這宴請的帖子都送出去了,哪能輕易改日子1王夫人在屋裏來回踱著步,很是生氣。

“早知繡個未字才好。”虞未晚放下繡圈,泄氣地說道:“看晏家怎麼說吧1

王夫人搖著小扇長歎一聲,拿起帕子凝眉嫌棄道:“你這還不如我呢1

“要不我給小娘子加些紋樣?”嬤嬤擔心道。

虞未晚奪過帕子,毫不在意地說道:“該是怎樣就怎樣,他也看不懂。”

“晏詢若是看重這婚事,興許會竭盡全力趕回來。”

虞未晚不以為然,“他是個極有責任的,事關河州百姓安危,不把動亂處理好,是不會輕易回來的,但晏老夫人應該能處理好婚期的事。”

“哎,願是好事多磨。”

從雍州到河州,一路盡是巍峨雄偉高原,路途並不好走。金雕在滿是星辰的夜幕上不斷盤旋,跟著軍隊一塊往河州前進。

晏詢帶著軍隊連夜在道上馳騁。

副將劉成稟告:“流民已成規模,擠在城外逼河州刺史發糧救濟,河州刺史無力鎮壓。”

“流民人員構成?”

“暫時不知。”

春旱按說不會形成大規模的流民,若有人從中慫恿,一時失去的家園的農民就會失控,動亂必會讓無辜之人受到無意義的傷亡。

是沈問嗎?自私冷血的瘋子。

一天兩夜後,軍隊趕至河州。

流民不止已成規模,且已有首領,與河州守軍正麵對峙。這樣的規模,絕不是河州農民所能形成的勢力。

鎮壓流民是一個難題,如果強硬作戰,殺戮就可能引起更大的動蕩。而河州確實沒有充足的糧食來安撫這些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將軍,這樣做太危險了,如果這次動亂的目標是你呢?探子來報,流民有不少大梁的人1劉成擔心地勸著。

晏詢一邊穿著破爛衣服,一邊皺眉道:“帶一百精兵。”

流民,大梁人,晏詢由此便能猜個大概。

大梁武成王進京,怕是尋找同盟,而同盟應該就是沈問了。想要一塊除掉他嗎?

可他偏要活著,且趕回去與小娘子成親,一起守著雍州和北晉的疆土。

既然無法直接正麵鎮壓,那就得試試從流民內部去瓦解勢力。

“剩餘兵馬在後以便支援,非必要,不動手,找出流民中的有心之人,隨後一起處置。”晏詢利落地交代了幾句,便帶著人混入了流民之中。

流民們群情激憤,不停地喊著要田地,要糧食。其中大多流民麵黃肌瘦,直接躺在了幹涸的地上,無力地抱著親人哭泣著。

也有人仍在激情澎湃地呐喊著,呼喚著這群可憐的農民起來與河州官家相鬥。

他既要解決這些挑事的人,還要解決這些流民的今後的生計。

等雍州軍記下了挑事的人,挑事的也發現了他。

“迅速撤退,不傷百姓。”晏詢果決地下令。

剛退至人群外,訓練有素的兩三百大梁人就追了出來。

“繼續撤。”晏詢看著這些人,輕蔑地下著命令。

不僅,更多的流民被言論帶動,向他們追來。餓得連路都走不穩的流民,一旦大量跑動,隻會引起可怕的踩踏。

晏詢適時地停下,訓練有素的大梁人隻以他為目標,全部向他衝來。

晏詢不再後退,正麵迎人,摧堅毀銳便是他最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