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校長收回視線,道:“老徐啊!你和嚴同誌鍾同誌他們一道回來,可知他們為何突然請客嗎?”
“我也想知道。”丁教授看向對麵的人。
徐校長左看一眼右看一眼,輕歎,“他們登記結婚了。”
“結婚?!”
郭校長驚詫,丁教授相對淡定,“我倒是聽說他們一早就準備結婚了,若非過年這段時間,怕是早就結了;隻是沒想到,他們就這麼結了,賀禮都還沒來得及準備。”
郭校長表情來不及收斂,轉臉看向了丁教授,好似在說:你早就知道了。
丁教授一攤手,“青年男女結婚多正常的事兒,他們都結婚了,必定是過了政審的。”
是啊!以鍾毓秀的能耐,想和她結婚的人必定會被嚴密調查;能結婚,那不是過了政審是什麼?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嚴如山的家世、品貌上佳,身為嚴加長孫,無論家世、地位、人品,與鍾毓秀都是可以匹配的。
就算他現在一事無成,並無令人仰望的成就;那日後呢?有嚴家為靠山,又有一個時時刻刻都在激勵他前進的鍾毓秀,誰又能預料他的未來?
“你說的也是哈。”郭校長恍然若悟,冒出了一句帶口音的方言。
特別是最後的那個哈字,很有意思。
“他們男才女貌,不說家世,就說那份學識也是堪匹配的。”丁教授糾正道。
郭校長點點頭,很是讚同,“說來說去,他們倆不管從哪方麵考慮都是很合適一對,想挑剔都挑不出錯兒來。”再怎麼著也不能違背良心,說他們不般配。
“吃的來了。”鍾毓秀一手一個瓷碟,碟裏是白白胖胖的包子饅頭;到得他們跟前,瓷碟放他們麵前的茶幾上,“老師,郭校長,丁教授,家裏沒來得及做糕點;隻有這些稍微填填肚子,等會兒就能開飯了,不知道合不合你們的胃口。”
“白麵包子還能不合胃口?咱們都是吃過苦的人,知道白麵精貴;這些吃食就和那不錯的,以前在鄉下想吃頓白麵都難,回來了倒是頓頓能吃上,可惜,沒有當初強烈想吃的渴望,也就沒有想象中的美味。”丁教授拿起一個包子啃一口,“真宣軟,比外頭賣的還好。”
郭校長和徐校長一人拿了一個,徐校長率先嚐了一下,“不錯,肉餡兒的,油滋不是很重;搭配了白菜,吃著正好。”
“我這個也不錯,糖心的。”郭校長將手中包子掰成兩半給他們看。
“餡兒多皮薄,種類還多;毓秀啊!你家狗蛋真正能幹,每天回來就能吃上想吃的吃食,你可很幸福。”徐校長不無羨慕的說道:“咱們這些老東西可沒這份福氣。”
丁教授一邊吃一邊擺手,“別帶上我,毓秀要是到華大上班,我時不時還能吃上幾回;狗蛋做的醃製蘿卜片也很不錯,開胃還下飯,隻是有些涼,需要熱一熱再吃。”
“鍾同誌,我也不叫你鍾同誌了。”郭校長來了精神,“毓秀,你看我這樣叫你行不行?”
無事獻殷勤,準沒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