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民挪瑜呂磊:“你們幾個跑到那地方看什麼去了?去看人家黃花大姑娘?去看那個東西吧?告訴你們,女人的那個東西沒什麼好看的。”呂磊臉有點紅,急著爭辯:“操!女人都幹了不知多少個了,那地方還有什麼好看的。”這裏隻有楊國民結過婚。他接著開始講他的鬼故事。
那是20多年前,在我們這個縣城南方有個叫統布的農業鄉鎮,下麵有個村子叫山嘴子村。從這個山嘴子通往統布鄉的砂土路邊有一大片墳場,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片墳場裏。故事的主人公是山嘴子村裏身體最壯,膽子最大的馬大膽。他本名其實叫馬二狗,聽說是被一對無子嗣的老夫妻從路上撿來的,對他稀罕得不得了,怕不好養,就給他起了一個賤名,(小狗小貓麻,總是好養的,尤其是生的二胎)為什麼叫他馬大膽?都因為他的行事風格。
話說農村,尤其是那些偏僻的地方,文化、醫療、信息等等都很落後,每家人生個啥病,頭疼腦熱等等,找村子裏的郎中抓劑中草藥吃吃。見天的,要是吃不好,就開始托人找大神來跳了。你還別說,很多人被這些半仙烏煙瘴氣地搞一回兒,人立馬就精神起來了。半仙做法的時候,在文化貧瘠,精神饑渴的山村裏,那可是大有看頭的。
北方的農村,一到了冬天,5個月的冰凍期,除了積一點糞,農田裏什麼事都做不了,人們無聊得很。那些不安分的年輕人會像二流子一樣,東家轉轉、西家晃晃,遇到哪家跳大神了,那可是裏三成、外三層地捧場,也不遜於現在的粉絲追星。那年頭,農村裏收入最高的也是這些“半仙”們。半仙出場後的這些好事自然少不了馬二狗參予。
半仙們也是有些行頭的,比如手鼓啊?黃裱紙啊?竹木劍啊?綴著五顏六色,髒兮兮布條的裙衣啊等等,這些也和舞台上明星們的包裝差不多。有的半仙還會用朱砂把臉蛋塗上紅紅的幾塊。和明星們化了濃妝一個道理。(據我估計、半仙們這樣做是唬那些大鬼、小鬼,狐仙、黃鼠仙們,同明星們唬粉絲道理也差不多哩)話說過來,一場法作下來,半仙們唱啊、跳啊、燒紙啊、吹火啊、木劍披血啊等等,觀賞起來也挺過癮的。
你們看了不鼓掌也罷(那時候農民們還不興這個文明行為),不買門票我們也不計較,但不能從鼻眼裏往外嗤啊?馬二狗那貨就幹這等拆台的勾當。什麼“封建迷信”啦,什麼“心理作用”啦……這種彪得乎的話他都能說出來。
“那娃不敬鬼神,要遭報應哩!”這是老人們對馬二狗的評價。也難怪馬二狗這麼漲包,他的養父當過兵打過仗,據說還殺過人--是國民黨那邊的,那老頭子肯定給他灌輸過不少這種東西。
馬二狗的大膽不單體現在這上麵,生產隊在山裏開了塊田,快到棒子熟的時候常有野獸冒黑來糟蹋。這馬二狗敢一個人帶著把梭子槍、一把手電筒住在地頭棚子裏看田。他也不怕來逮和黑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