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老爹算的辛苦,盧颺脫口而出。
盧滿倉聞言,那大嘴便再也合不上了。
盧颺有些無奈的看著老爹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七十兩銀子便找不到北了,竟然把最值錢的馬匹給遺漏了。
明朝缺馬,一匹上好的蒙古馬,最少能賣二十兩銀子,當然像這種上過戰陣的軍馬,更是難得,三十兩一匹自也不在話下。
這裏一共十五匹馬,足足可以賣四百五十兩銀子。
此外,還有一些韃子搶的碎銀子和金銀器皿、綾羅綢緞之類的,價格暫時不好估算,但升叔目測換個百八十兩不成問題。
這一票賺大了!
待將那些韃子埋好,眾人將物品重新打包收好,這才趕著馬匹,跟盧颺等人往山洞趕去。
盧颺四人當中,也就升叔會騎馬,狗兒試了兩次,剛走兩步便滑了下來,隻得牽馬而行,引得升叔等人好一通笑話。而盧颺最是惜命,在沒學會騎馬之前,可不敢將性命交給這畜生。
最沒想到的是,之前提刀砍人的女子竟然會騎馬,而且看翻身上馬的姿勢,應該是以前常騎馬的。
一匹馬二十多兩銀子,而且飼養起來更是靡費不菲,每日糧食至少要頂五個成年人。這年頭的馬匹比之後世的豪車也不狂多讓,甚至日常用度耗費更甚,若非富貴人家,買得起,那也是養不起。
盧颺此時再看這漂亮女子,心中則多了幾分疑惑。
按理說,這女子應是出自高門大戶,這種大戶要麼住在城裏,要麼住在鄉下的高牆堡壘中,韃子攻城能力弱的一比,一般不會死命攻城奪寨,盧颺一時還真想不明白這女子咋被韃子捉了去,而且還和這鄉野村夫村婦們混在一起。
想不明白,但又不好多問,盧颺索性便不再關注,反正這些人過幾日便要自行散去,到時候便和自己再沒什麼交集了。
一行人步履蹣跚,路上又取了那頭鹿子,直到日頭西斜,這二十餘人的老弱病殘隊伍才趕到那處隱蔽的小山包。
家裏大小三個女人早已等待焦急,此時全在洞口張望,初見這詭異的隊伍一時也有些驚慌,待仔細瞧見騎在馬上的升叔後,這才奔下來迎接。
兩日一夜,平白多了二十餘人,十幾匹馬,還有十多顆人頭,眾人再次相見,似有滄海桑田之感,驚喜之間,也是唏噓不已。
升叔找的這個山洞很大,二十餘人都進來,也並不顯得擁擠。
待盧颺再次將前因後果給眾人講述一番,那些被救的百姓此時才知道這盧颺等人竟是專門為了救自己,而平白以身犯險,更是感動不已。
一老者遂帶領眾人斂容再拜,三跪九叩,莊嚴肅穆,讓盧颺也有些動容。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自己一下救了二十一人,當是能造好多浮屠了吧。’
盧颺心裏默念,懇求佛祖看在自己造了許多浮屠的份上,能保佑自己前世的家人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