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賠了(2 / 2)

出了衙門,狗兒不解的問。

“要什麼要,那知州大人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還好意思要人家銀子,你這次收了銀子,下次有難處還好意思來尋知州大人,你個不成器的東西。”

啪啪,對著狗兒又是兩巴掌,這升叔倒是看的明白。

“憨娃,知州大人這是把你當自己人了,你可別跟狗兒一樣貪小利而忘大義,以後可得好好孝敬人家。”

升叔目光毒辣,盧颺倒是有些刮目,他自是也看出來了,這次拜見之後,宋雲霄當是把他當自己人了。

三人收獲滿滿,便欲回酒樓,但這時衙門前兩個陌生人之間的無心交流卻被有心人聽了去。

“這宋知州怎麼如此迂腐,工部撥款修建城牆,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嘛,怎麼會因為經費不足就暫緩了呢,話又說回來,這上麵的錢有哪次是給足了的。”

兩人一邊搖頭,一邊從衙門裏出來,看來是吃了閉門羹。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盧颺七竅靈動,心裏有了計較。

三人很快回到酒樓,又在城中逗留一日,翌日一早便從南門出了城。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古時中國,除了北京、南京以及蘇杭等幾個特別大的城市,古代城池規模都不是很大,尤其是縣府州城,相比於史書中記載的城市人口,那城中怎麼看怎麼都住不下那麼多人。

那古代的城市人口都住在哪裏?

答案自然是在城外。

就一個州縣城池來說,小的周長三四裏,大的周長七八裏,城內能住多少人,可想而知。

而延慶作為京師西北的一邊塞重鎮,城牆周長也隻有五裏,城內居住環境有限,有不少人還是住在城外的,特別是城市貧民。

沿著四麵城牆,同樣劃分出了一排排街道、店鋪和屋舍,不過延慶處於邊塞,時常會被韃子襲擾,城外的規模要相比於京畿以南的城鎮小的多。

盧颺三人出了南城門,不久便來到一處程記鐵匠鋪,一個將上衣紮進腰裏裸著半邊膀子的壯漢,正在那乒乒乓乓的打鐵。

升叔跟那大漢認識,簡單交流兩句,升叔便領著兩人去了鐵匠鋪後麵,一個有些幹瘦的老頭則在那裏對著一口腰刀擦拭,刀身烏黑,閃著寒光,盧颺雖然不懂刀,但卻懂一點冶鐵的知識,一看刀刃,應該是滲了碳的。

“程把式,最近有啥好貨色嗎?”

升叔圍著鋪子轉了一圈,一把奪過那瘦子手裏的刀,一邊把玩一邊說。

“這刀不錯,是用蘇鋼打製的。”

老頭看似瘦弱,但卻甚是靈巧,用兩根手指一夾升叔的腕關節,那刀瞬間便從升叔的手裏掉落,但未等掉落在地上,老頭便接住了。

“一兩銀子。”

老頭一手握著那把腰刀,一手伸向升叔,依然板著一張撲克臉。

升叔被卸了兵器,卻也並惱,隻是訕訕的笑了笑,低頭附耳對著老頭說了兩句,老頭便將那腰刀放好,然後領著三人進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