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線索彙聚到駱思恭手裏,便是薊鎮文武官員的底細了,除了為官如何之外,連帶著家財多少,幾個小妾,小妾漂不漂亮,子孫成不成器,都應有盡有。
甚至於連某年某月某日,該官員說了啥大逆不道的話,盡皆承報了上來。
明朝雖然沒有監聽設備,但你也不知道你的下屬、你的仆人、甚至於剛納的小妾沒準就是錦衣衛的暗探。
而在這千條萬緒的線索中,有一件特別奇怪的事引起了駱思恭的注意。
延慶知州宋雲霄,上報戰功,斬首韃子首級十四顆,而且據下麵錦衣衛查實,人頭是真韃子的。
本來,這樣的戰功,在與韃子作戰過程中也是常有的,數千韃子的寇邊行動,死上幾十個韃子根本都不值得注意,畢竟長途奔襲,諸如墜馬、水土不服之類的就能死掉幾個韃子,但這次各地上報的軍功,也隻有延慶知州這一條屬實。
這便意味著,今春兩千韃子的寇邊行動,真正有戰果而且情況屬實的也就隻有這十四顆首級。
看到這樣的結局,駱思恭也有些理解萬曆皇帝為什麼發怒了,一群酒囊飯袋,連尋常的小規模襲擾都不做了,任由韃子在薊鎮劫掠,如入無人之境。
但駱思恭此時又有了一個疑問,這宋雲霄本是文官,而且韃子此次也並未兵臨延慶城下,就是不知道這宋知州的韃子人頭從哪裏來的。
錦衣衛指揮使有疑問,下麵的錦衣衛便迅速運轉起來,很快便也查明了這些人頭的來曆。
盧颺,字少卿,延慶州永寧衛馬蹄灣鎮盧家窪村人士,年方十五,秀才功名,盧家獨子,其父盧滿倉,其母盧沈氏,世代務農。
駱思恭一臉糾結的看著眼前的一張薄紙,隨後又拿起那張仵作的驗屍報告,心下倒也了然,也算是能對得上了。
不過對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十五歲秀才來說,一下子毒死十幾個韃子,此事若是讓駱思恭徹底信服,非得將經過原原本本還原才行。
於是,在一個平靜的夜晚,盧颺正在燈下看明朝話本看得起勁,錦衣衛的幡子突然上門了。
選擇夜晚上門,這便是駱思恭會做人了,一個十五歲的秀才,一人便砍了十幾個韃子首級,這樣的人物,雖然還不值得他結交,但起碼也不想得罪。
夜晚上門,不會引人注意,對盧颺來說,算是一種優待了。
今夜,老娘陪著老爹去山洞那邊照看那些牲口了,家裏便隻有盧颺一人,陡然間兩名陌生人上門,著實將盧颺嚇了一跳。
而且這兩人還武功甚高,直到推門而入了,盧颺才發現。
正要去摸那把已經改造好了的魯密銃,卻直接被人家用刀背將手給打掉了。
盧颺捂著那有些青腫的右手,一臉緊張的望著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