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招標(2 / 2)

“若小子中標,還望先生能及時將萬兩銀子撥給小子,小子這廂先謝過了。”

說著,盧颺又是深鞠一躬。

“哈哈,那自是必然。”

宋雲霄說著起身將盧颺扶了起來,遂又寬慰道。

“少卿在此事上為老夫分憂至深,老夫心裏有數,此事也不能讓你一人頂了壓力,錢糧之事,民夫之事,工匠之事,調度之事,老夫自會幫你解決,你隻要好好修牆便是了。”

宋雲霄一言既出,便為盧颺卸去了大半壓力。

本來宋雲霄擔心的便是下麵人層層扒皮導致錢糧不足、偷工減料的事,但既在此為官,又不能不讓下麵人連湯都喝不上,而盧颺用招標一策幫他頂了雷、陷了陣。

宋雲霄自是知道州城裏麵定是有人嫉恨盧颺,盧颺想要憑一己之力撐起這麼大的工程,沒有自己在暗處助力定是不行。

好在宋雲霄是個實誠人,鳥盡弓藏、過河拆橋的事自是幹不出來,盧颺難處他也一同擔了。

而且按照宋雲霄的本意,這事還是要自己在幕後掌總,當然具體營造便交於盧颺了。

兩人將此事定下,宋雲霄當晚便設宴款待了盧颺,席上宋雲霄的師爺作陪,三人免不了又是一番附庸風雅,宋雲霄提議以這春色為題,各自賦詩一首。

待宋雲霄和那師爺各自賦詩之後,盧颺推脫不過,隻得作了一首湊數。

本來以盧颺今世的才學,作一首濫竽充數的詠春詩倒也不難,但想起兩人剛才的那兩首爛詩,卻突然湧上一股惡作劇的心態,遂從記憶中找了一首詠春詩出來。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首盧颺前世小學學過的古詩,此時記憶卻異常深刻,脫口而出之後,立時將那宋知州和趙師爺驚在了當場。

自春秋時期的《詩經》算起,三千多年的歲月裏,華夏大地上誕生了無數璀璨的詩詞歌賦,而到了盧颺前世的那個時代,留下來的便有數萬首精品佳作。

而這其中能收錄到教材中的,那便是精品中的精品,隨便拿出一首,便足以秒殺一眾文人。

這首看似淺顯的七言絕句,前麵寫景,後麵寫人,動靜鹹宜,僅用二十八字,便勾勒出了一副恬靜溫婉的田園風光。

這其中的意境可不是那宋知州和趙師爺兩個半吊子文人所能創作出來的,即使翰林院的老夫子來了,也得對盧颺說上一個“好”字。

不過,宋雲霄也不是那嫉賢妒能之輩,況且盧颺還是他的學生,待將這首詩咀嚼了片刻,立時便拍案叫絕,端起酒杯便道:“當為此詩浮一大白。”

三人飲完這杯,盧颺便將此詩此事給丟到了腦後。

不過宋雲霄卻將此詩記在了心裏,一個不成熟的計劃已在心裏升起,不久之後便改變了盧颺原定的人生軌跡。

當然那也是後話了,不過此時卻是賓主盡歡,待盧颺回到客棧,已是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