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颺沒有深切領會到老娘的意思,以為隻是單純的說銀子不夠,便隻在銀子上說事了。
不過盧沈氏卻沒有聽進去,依然撅著嘴,滿臉不高興。
盧颺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轉頭一臉茫然的看了看老爹。
不過,還是盧滿倉了解自家老婆,揮揮手便把盧颺趕了出去,然後才道。
“不買丫鬟,絕對不買丫鬟,若是將來兒子出息了,非得給咱配丫鬟,咱隻要幾個老媽子便是。”
盧颺出門後,便躲在門後麵偷聽,一時間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
與此同時,在京師紫禁城乾清宮門外,大太監李恩如同盧颺一般,也在偷聽,不過李恩沒有起一層雞皮疙瘩,反而出了一身冷汗。
“什麼?此次虎墩兔入寇,邊軍一共就斬獲了十四顆首級,而這首級還都是一個秀才斬獲的?”
朱翊鈞雖已年過五十,但此時已然氣若洪鍾,那聲音震得門外的李恩腦仁疼。
隨後便是奏本杯盞落地的聲音。
“陛下息怒。”
這是駱思恭的聲音。
此時,駱思恭正跪在禦案前,一動也不敢動,虧得那地上鋪了波斯地毯,要不然臉上非得濺上幾片碎瓷。
“查!給朕好好查!看看是誰在縱容韃子犯邊,看看是不是有人覺得朕老了,老眼昏花了,神智昏聵了,然後就可以給朕打馬虎眼了,朕是老了,但朕還沒死!”
隨後又是一陣瓷器落地的聲音,聽這聲音,李恩覺得應該是書架上的那對宣德爐遭了殃。
“臣遵旨。”
又是駱思恭的聲音。
聽到這個聲音,李恩便高興不起來,萬曆朝,自大太監馮寶死後,東廠便一天不如一天,特別是因為張居正的事,皇帝自此之後便並不特別信任太監。
而且因為萬曆朝屢有大戰,錦衣衛多有建樹,特別是這個駱思恭,甚是得皇帝信重。
片刻沒了動靜,李恩覺得皇帝應是要讓駱思恭退下了,正在考慮要不要轉回那抱廈另一邊時,忽然又起了聲音。
“臣還有一事欲稟明聖上。”
又是駱思恭,李恩有些牙疼,且聽這意思,不知又有哪個不長眼的要倒黴了。
“講!”
“臣在查訪時,發現此次韃子寇邊,行蹤頗為詭異,正月十五日夜,趁邊軍懈怠,韃子自獨石口破牆而入,隨後便一路南下,肆孽赤城、永寧等延慶以北地區。”
“待到正月末,韃子便欲回師北上,臣尋訪得知,此時各路韃子便陸續集結北上,有的已經率先出了邊關。”
“但韃子主力到了永寧以北地區,忽又停止不前,兩日後便又分散南下,一度到了延慶城北,後因我大軍集結居庸關,這才退去。”
“哦?”
萬曆皇帝一聲疑問,示意駱思恭說下去。
而門外的李恩盡管極其厭惡駱思恭,此時倒也想聽聽,韃子既然都已經走了,其後為什麼又殺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