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定了應對王元卜之策,宋雲霄轉而問起了盧颺競標之事。
“少卿如何還不報名競標?”
競標報名時間總共三日,今日已經是最後一日,見盧颺還不報名,宋雲霄頓感疑惑。
“先生莫急,今日自會有人替我報名。”
既然已經與那劉啟年合夥成立了作坊,為了避嫌,盧颺自不會用自己的名義報名。
盧颺避嫌的想法,宋雲霄也是明白,便也不再多問,隻說若是銀錢不夠,隻管說話。
兩人說話間,那劉啟年終於姍姍來遲。
起初對於盧颺和宋雲霄的關係,劉啟年還有些懷疑,此時被人引到後院,見了相談甚歡的兩人,劉啟年便也放下心來。
待盧颺為其引薦之後,宋雲霄也勉勵了劉啟年兩句,直把劉啟年誇得一陣惶恐。
待和盧颺出了州衙,劉啟年的腳都有些發飄了。
劉啟年出身貧寒,經商二十餘年,這還是頭一次與正經的朝廷命官打交道,而且還被知州大人好好褒獎了一番,劉啟年頓感自己的層次便也提高了不少,都已經到了能與六品官員說上話的高度了。
劉啟年心裏高興,便對這土建作坊的前景又有了新的認識。
工期不等人,兩日後,宋雲霄便召集評審委員會,對這次唯二的競標者進行了評議。
王元卜知道這個消息後,也並沒感到多麼驚訝,之前他已經了解過了,這次一共就兩個競標者,除了王家,便是來自京師的劉啟年。
對於劉啟年,王家也打聽了一番,不過所獲信息並不多,隻知道他是販馬的,前些日子還經常在延慶北市那邊販馬,隻是不清楚這次為什麼會來競標這修繕城牆的工作。
但王元卜也沒有在意,畢竟一個外地販馬的商販對他來說,還夠不上什麼威脅。
所以對於宋雲霄整出的這個什麼評審委員會便也沒有太多關注,而且在參加評審之時,王元卜自恃身份,自是不會親自去現場受人品評,便隻派了家裏的一個掌櫃去。
而且在競標時,王元卜為了不留下什麼把柄,還耍了一個小聰明,直接將工程預算報到了兩萬兩。
王元卜不是傻子,他雖然沒有涉獵過營造生意,但為了這次競標,還是請了幾個營造師傅測算了一下工程成本的,幾個老師傅測算的大差不差,基本都在兩萬兩左右。
王元卜將報價定在兩萬兩,便是想的以後,宋雲霄真的失心瘋了非要追究責任時,也好為自己推脫。
王元卜想的是:成本便是兩萬兩,你宋雲霄隻給一萬兩,城牆修不好,責任在你,而不再我。
而且在測算了成本以後,王元卜篤定其他競標者的報價肯定也不會低於兩萬兩,畢竟沒有人會賠錢去幫官府修城牆的。
王元卜自覺穩坐釣魚台,卻不知宋雲霄早已串通自己的弟子做好暗度陳倉的準備了。
而且評審會上出現的一種全新建築材料,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於營造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