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盧颺前世對於捐監也有一些了解,那《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便是捐監得來的。
想起了捐監的事,盧颺瞬間覺得國子監也沒有那麼高大上了。
見吳香很熟悉國子監的事,盧颺在吃飯的時候,便又問了一些國子監學業管理上的製度。
在明初時,這國子監管理還是很嚴格的,學生一律住校,非假期不得外出,若有緊急事物需要外出的,還得向皇帝告假。
那時的國子監也確實是為國家培養人才之所,國子監的學生在校期間若是沒考中進士,畢業後一般都會直接分配到京師的各部衙門。
雖是從九品起步,但後續走上領導崗位的也有不少,所以那時的國子監監生屬於官員預備役,說出來還是很牛的。
當然,那時候的監生選拔也很嚴格,並沒有捐監這個後門,所以能進國子監的,說是俊秀也不為過。
但自宣宗以後,情況便變了,國家賑災打仗有時缺糧,便開了這捐監之門,雖然隻是為朝廷應急所弄得權宜之策,並不是常例,但卻也影響了國子監的聲譽。
加之後來朝廷冗官繁雜,國子監的學生畢業後也無法直接分配工作,國子監對於優秀生源的吸引力也漸漸降低了。
到如今,國子監的監生日益多了,監舍也住不開了,於是國子監便也允許一部分家境較好的學生住在校外了。
而且,若是攤上一個管理不甚嚴格的祭酒或者博士時,翹課什麼的也很平常。
從吳香處得知了一些國子監的逸聞趣事,盧颺覺得或許這時代的學習生涯也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枯燥,詩詞歌賦道德文章,總比那些數理化要簡單些吧。
“公子,奴婢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去京師?”
見盧颺心情好了些,吳香大著膽子問道。
其實吳香得知盧颺要去國子監讀書,心裏既高興卻又有些擔心,盧颺至今也沒說如何安排她,雖然在雲舒這裏也很好,但與她心中的那個計劃卻有些背道而馳了。
盧颺聞言,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吳香道:“我去京師上學,你去作何?”
“奴婢可以給您洗衣做飯,奴婢原來在家時,也跟著先生學過些四書五經的,也能幫您整理書籍文稿。”
吳香說完臉色便有些潮紅,但為了父兄還是一臉期待的看向盧颺。
盧颺其實也覺得吳香的這個主意不錯,自來到明朝,他還沒有享受過這種封建時代的糟粕呢,再看吳香妹子那凹凸有致的身材,不覺有些心動。
“讓她跟你去吧,你去了京師沒個人照顧也是不成,我這裏一個人也沒事,況且我也想去京師。”
見盧颺有些為難,雲舒便幫他做了決定,不過隨後卻讓盧颺更加驚訝。
“你也要去京師?”
“嗯,最近肥皂生意太好了,已經開始有城裏的商人來鎮上進貨,若是時間長了,我家人遲早會知道我在這的。”
雲舒越說語調越低,其實這隻是其中一個理由,最主要的是她也想離盧颺近一些。
盧颺不知道雲舒的心意,以為她隻是單純的想逃離延慶,於是便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