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除(1 / 3)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盧颺表示能夠接受,畢竟出了這麼大的事,鄭國舅那邊也得有個交代,而且通過這件事,盧颺在士子中的名聲可謂是如日中天,畢竟敢打鄭國舅,最後又促成了福王就藩,盧颺這算是妥妥的正直之士了。

隨著福王就藩的消息,盧颺的名字也傳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

而且在太子一黨心中,這盧颺也成了自己人。

所以盧颺用了被開除國子監的代價,換來了絕佳的名聲和太子一黨的好感,怎麼看,這都是一筆收益客觀的生意。

當然因為開除的事,劉宗周還是有些內疚,雖然借這件事促成了福王就藩,可謂是他們這些標榜儒家道統的文官集團的重大勝利,但是盧颺卻成了這次事件的犧牲品。

劉宗周為此向萬曆皇帝遞了好幾份奏疏,但依然沒有改變這個結果,也隻能叮囑他莫要離開京師,在家好好研讀四書五經,每十日來他家裏一趟,他親自輔導。

國子監雖然不能來了,但是師徒情分還在,有劉宗周輔導,其實跟在國子監也差不許多。

盧颺聞言,一一受教。

待回到國子監收拾東西,一眾國子監師生都給他來送行,眾人都知道盧颺是這次福王就藩的受害者,一個個都有些不舍。

特別是在盧颺帶給國子監那麼多改變之後,盧颺在眾人心中威望更勝。

“少卿,離開國子監後,每日也得習文讀書,每五日去我那裏一趟,五日須有三篇時文,少一份,我便打你掌心。”

範景逸眼圈有些發紅,嘴上裝作訓斥。

盧颺聞言躬身長揖。

“不能再去那秦樓楚館了,耽誤學業還惹是生非,雖然你不在國子監了,但是若是被我知道你還去那種地方,我便去你家裏收拾你。”

張正陽依舊是那張死人臉,不過盧颺今日見了,卻覺得親切了許多。

“學生謹受教。”

盧颺又是長長一揖。

隨後,眾人一一上前與盧颺作別,盧颺一一作揖回禮。

“京城西郊有一個莊子,文起社的聚會地暫時也設在那裏,其他不是文起社的諸位若是舉行文會也可以去那裏,管吃管住。”

盧颺背起書箱,邊走便說,如今的文起社已經有社員三十多名,還有一些外圍人員,初定每月舉行一次文會,原來都在盧颺京師的宅子裏。

“少卿善商賈之道,我們肯定會去的,定要吃垮你這個大戶。”

一個文起社的同窗笑著說道。

眾人簇擁盧颺來到國子監門口,此時正是下午時分,一輪殘陽如血,盧颺順著國子監大街往西看去,頗有蕭瑟之感,遂朗聲道:

“長亭外,古道邊,枯草接連天,冷風拂麵鼓聲寒,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盧颺將李叔同的《送別》改了一下送給國子監的同窗,誦完這首詞後,又是一揖到底,接著便上馬踏殘陽而去。

“唉,少卿大才,真是可惜了!”

眾人圍在國子監門口,望著盧颺略顯蕭瑟的背影,心中更覺可惜。

因為與鄭國舅之間的嫌隙,盧颺前些日子便把吳香和雲舒都安排到了京西的莊子上住,京城裏的這處宅子便隻剩下他自己和大石頭。

“少爺,以後你還來國子監讀書嗎?”

大石頭這半年也學會騎馬了,此時與盧颺並排而行。

“可不來了,這國子監管的太嚴,還是在莊子上比較自在。”

盧颺說著,一夾馬腹,奔著西直門而去,若是劉宗周聽到盧颺這句話,估計得吐血三升。

盧颺和大石頭兩人縱馬而行,一路便出了西直門,待穿過城外的一片商鋪,盧颺突然瞧見兩個熟悉的身影,駱養性和張世澤,兩人身邊還有一個年輕人,但是盧颺不認識。

“籲。。。。。。。”

盧颺輕扯韁繩,隨後翻身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