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金殿傳臚(2 / 3)

不過出門的時候卻有特例,為了表示對科舉的重視,特許進士一甲的三名在傳臚大典結束之後可以從這個門出來,這便是一甲進士的榮耀。

當然,一甲的榮耀還不止於此,一甲的進士直接可以進翰林院,其中狀元授從六品,榜眼和探花直接授正七品,而其他的進士則隻授從七品,要在至少三個月的觀政期結束之後才會授七品官。

當然這裏麵最重要的還不是官階上的差別,而是一甲可以直接進翰林院授官,明代有非進士不可選翰林,非翰林不可進內閣的說法。

也就是說,一甲的進士直接有了以後進內閣資格,而其他的進士還要再參加一次庶吉士的選拔考試,選中了才能進翰林院。

而且二次選拔的庶吉士跟一甲的三位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庶吉士是沒有官職的,屬於在翰林院實習的學生,三年期滿散館之後才能授官。

所以明朝科舉分為三甲,隻有一甲的才叫進士及第,二甲則是賜進士出身,三甲則更慘,是賜同進士出身,從這名字便能看出差距。

眾人一路前行,很快便來到皇極殿前的廣場上,此刻殿前廣場已被布置一新,所有在京的官員也全都在場站定,廣場上旌旗招展,鼓樂齊鳴。

盧颺等人按照禮部官員的指引,在自己的位置站定,此刻這些新科進士們可是意氣風發,頗有些裨倪萬物的氣勢。

盧颺此刻突然想到前世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的時候,那時候也是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可是經過社會的毒打之後,自然會覺得之前的那種心情真是可笑。

盧颺兩世為人,心中還算淡定,但孫傳庭和吳國禎等人可是不一樣了,激蕩之情溢於言表,剛才在承天門外眾人交流的時候,盧颺便體會到了。

又等了一會兒工夫,便聽著禮樂變了,盧颺也學過禮記,知道這是天子出巡的音樂,便趕緊站好,等下朱翊鈞這個大懶蛋便要出場了。

果不其然,片刻之後朱翊鈞便出現在皇極殿前的廊廈下,照例又是一份勉勵的詔書,隨後便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方從哲拿著一卷皇榜隨後便站到了台階之上。

盧颺等人此時還不知道自己的成績,見方從哲拿著榜單站了出來,一個個都將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己未科殿試,三甲第三百四十四名,廬陽程善。”

隨著方從哲的唱名,一個接一個的己未科進士便走到殿前,向萬曆皇帝跪拜行禮。

這便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東華門外唱名,乃是古代士子的最高榮耀,不過明代不是在東華門外唱名,而是在皇極殿的殿前廣場上。

一個個新科進士上前對著萬曆行弟子之禮,這便是所謂天子門生的來曆。

盧颺在自己心裏默默的聽著方從哲唱名,祈禱著不要太早念到自己的名字,殿試不黜落人,越晚念到名字,名次越高。

盧颺仔細聽著,當念到殿試第三百零一名的時候,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那是文起社的士子,隨後到二百二十名,又有兩個文起社的士子。

接著便是第一百九十八名,吳國禎的名字,到了九十多名是楊文嶽的名字,到了二十三名是孫傳庭。

在這期間,盧颺還聽到了許多在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比如袁崇煥、比如馬士英、當然還有孫傳庭和陳子壯。

特別是陳子壯是明末嶺南三傑之一,也是著名的抗清義士,這次便中了二甲第一名。

越到後麵,盧颺心中越激動,直到隻剩下前三甲的時候,盧颺的心跳的砰砰快。

“己未科殿試一甲第三名孔貞運。”

方從哲話音剛落,盧颺心中又是咯噔一下,還剩下前兩名,自己不是狀元就是榜眼。

而且盧颺對這個孔貞運還有些影響,此人應該是孔家的人,自己前世看《明史》的時候,好像還看過他的傳記。

盧颺的心都快要蹦到嗓子眼了,不過方從哲沒有讓他等太久。